lee 发表于 2004-7-31 05:45:58

酆都鬼城

奈河桥

    (一) 名山寥阳殿前,有并列的三座石拱桥。三座桥均建于平地,大小、形制完全相同。每桥宽仅四尺许,两侧护以雕花石栏,桥面略呈弧形,用青石铺砌,两端各有两级踏道。桥下跨一方形池,池底及桥壁均为条石嵌砌。据资料记载:该桥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为明朝蜀献王朱椿建在寥阳殿前的观瞻物,距今已500余年,后被佛教徒改为“奈河桥”,桥下石池称“血河池”。
    “奈河”,是佛教所说的地狱中的河名。《宣室志》第四卷对此有所记载:“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因河上有桥,故名“奈河桥”。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入河中,就好似《西游记》第十回中的描写:“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不由让人想到阴间奈河的恐怖。   民间谣传:人死后亡魂都要过奈河桥,善者有神佛护佑顺利过桥,恶者被打入血河池受罪。《丰都宗教习俗调查》一书对此有过详细的描写:“......桥分三层(或三座),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过中间的桥,恶人的鬼魂过下层的桥,多被鬼拦往桥下的污浊的波涛中,被铜蛇铁狗狂咬。每年香会时,香客争以纸钱或铜板掷入池内,并以炒米撒入池中,以为可以施给饿鬼。许多老年香客,喜欢从上走过,以为走过此桥,死后可以免去过奈河桥之苦。”由此可见,建国前一些善男信女到桥前烧香化纸,施舍钱物的虔诚,只求死后佛能护佑过奈河桥。庙里僧尼们更是生财有道,为了捞取更多钱财,故意在青石桥面涂上桐油、蛋清,使过桥香客,尤其是老人和小脚女人行步更难,常常摔倒在桥上,人人诚惶诚恐,只好拿钱消灾。从而加深了奈河桥的神话色彩。   世上本无鬼神,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更不会被鬼神所迷惑。奈河桥是历史的见证,是人们良好心愿的象征,旨在教化人们多做好事,行善积德,造福人类。这正是:行善自有神佛佑,作恶难过奈河桥。为人不作亏心事,走过奈河桥不惊。

    (二)现在,人们也将奈河桥的中间一座桥用来验证好人和坏人。年轻单身者须三步跨过桥面,男性先迈左脚,女性先迈右脚。夫妻或恋人手牵手一起九步走过桥面(男左女右,脚步迈法男先左脚女先右脚),必天长地久。年幼者或年长者可三步以上跨过(脚步迈法男先左脚女先右脚),但必须是单数,如5步、7步、9步等等。如平安跨过者为好人,则死后魂灵就不会落入血河池,顺利通过奈河桥,免受铜蛇铁狗狂咬之苦。   左边桥是金桥,右边桥是银桥。下山时,请各位朋友走两边的桥,过“金桥”的能升官,走“银桥”的会发财。

无常殿

    传说无常是阴司捉拿亡魂的差头,即民间迷信所谓人死时,阎王派去勾摄生魂的“勾魂鬼”。无常在阴司职位不高,但在民间影响不小。谁要“见”了他也就要寿终正寝了。古人说:“一朝若有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可见无常鬼的厉害。
佛教《十王经》称:“阎魔法王谴阎魔卒,一名夺魂鬼,二名夺精鬼,三名缚魄鬼,即缚三魂至门关树下。”以上三鬼即专门勾魂的无常使者。无常有黑无常和白无常两种,人们通常并称为“无常二爷”。黑无常青衣青帽,狞目切齿,相貌凶恶,高帽上写着“正在捉你”,使人目触惊心。他手提铁链,专抓捕世间恶人。白无常白衣白帽,慈眉善目,满面笑容,高帽上写着“你也来了”,让人感到亲切可近。他手摇蒲扇,专迎接善人魂归地府。

    名山无常殿位于百子殿前,原庙早毁,现在的无常殿使1984年在旧址重建。内殿专管山上猛兽,保护人畜安全的山神--保山大王,以及无常、无常娘娘等像。民间传说,无常娘娘是重庆石柱人。石柱有一位姓马的城隍,性情豪放,风流倜傥。马城隍爱上了一位容颜秀丽的凡间女子,担心阎王知道后,治他私去凡间,贪念女色之罪。想要明媒正娶,阴间律条又无规定。因此愁眉紧锁,十分苦闷。

    有一次,阴曹无常去石柱办事,马城隍一见无常和蔼可亲的笑容,顿时有了主意。暗想:无常是阴曹地府的一位正神,要是能说合一段人神姻缘,让他也娶妻成家。。。自己这个当偏神的下属官员,依样画葫,事情就好办了!拿定主意,他立即向无常提亲:“二爷,你想不想结婚?” 无常一本正经的说:“我是阴曹地府的正神,怎么能结婚呢?”

    马城隍不服:“拿天子爷爷为啥要娶天子娘娘?”

    “他是天子嘛。”

    “天子是神,我们也是神,他可以,我们为啥不可以?”

    白无常无言以对。沉思良久,才缓缓说道:“我也早有此意,只是。。。这阴曹地府,除了阎罗天子,其余诸神尚无先例。” 马城隍心中窃喜:“二爷荣显高位,人神敬仰,为何不就此带头?”

    无常心里矛盾:“这。。。”

    马城隍察言观色,直言说道:“石柱城里有一个姓蔡的女子,十七八岁年纪,娇媚艳色,文静端庄,二爷何不先去看看?”

    说罢,不等无常说话,拉着他出了庙门,径直来到蔡家,向无常悄悄介绍了情况:那女子名叫蔡小红,家中除了父母双亲,还有一位年满三十的姐姐,因丈夫不幸早逝,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住在娘家。无常见那女子仪表不俗,丽容稚齿,端庄贤淑,心里微微一动,转念想到:天地生人,阴阳相配,这才上符天意,下合民心。自己虽为正神,娶妻成家,也非大错。回到阴曹地府,物无常征得阎罗天子同意,便准备派两个小鬼去石柱,把蔡小红取来阴间成亲。可他看到生死簿上,他还有五十年阳寿时,又有些不忍心了。过了一段世间,无常路过鬼门关,见关门前站着一个女鬼,手上还牵着两个孩子,那女鬼十分面熟。无常向拘魂小鬼打听明白:原来,那女鬼不是别人,正是石柱蔡小红得姐姐蔡小梅。清明节那天,蔡小梅带着两个小孩去给丈夫祭坟,不幸河里发大水,一家人都淹死了。无常听了顿生怜悯,叹道:“可怜,可怜,一家人都死了,好不凄惨。” 判官在一旁听了笑道:“老弟平常捉人从不手软,今天怎么也成了妇人心肠?”

    无常若有所思:“我若娶蔡小梅为妻,不时两全其美了么?!”

    判官道:“老弟若有此意,我愿做媒。”说罢,娶那女鬼耳边嘀咕了一阵,转来又开玩笑了:“恭喜!恭喜!老弟不但娶了妻子,还作了一个现成得爸爸,双喜临门呀!”

    蔡小梅嫁给无常后,便托梦给他父母来丰都名山相见,蔡老汉夫妻到名山一看,无常二爷身后得无常娘娘,和自己得女儿一模一样,她身边得那两个孩子,也分明就是自己的外孙。回到石柱,便四处奔走化缘,在名山修了一座无常殿。殿宇内,白无常手摇蒲扇,喜笑颜开,无常娘娘牵着两个孩子,站在丈夫身边,凭栏看去,一家子和睦恩爱,幸福美满。殿堂楹柱上,有一联赞道:
    例行公事,披星戴月;
    全家和睦,喜地欢天。
玉皇殿
    在寥阳殿旁边,陡叠着三十三步石梯,石板整洁光滑,每级都是三米长的整条石嵌砌。古人称它为“登天梯”,传说登一步石梯即上一重天。游客沿着斜坡石阶拾级而上,登完三十三步,即见一座宏伟古朴的石结构山门,上面撰书一联云:“谁云步可阶升,入此门便通帝阙;仰见无穷主极,局其所即是天枢。”这就是传说中的南天门了,进此门便到了玉皇大帝居住的凌霄宝殿。
据资料介绍:玉皇殿,古名“凌霄宫”,清康熙四年重建后称“玉皇观”,清康熙末年更名“玉皇殿”至今。殿宇建筑宏伟,其实非凡。殿中立蟠龙台柱四根,其中一根悬空,传为神建,可摇动而步影响殿宇建筑。全殿为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穿逗式与抬梁式搭配的梁架,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大殿,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中彩塑的玉皇大帝坐像高齐屋梁,仪表堂堂,庄重威严。后排塑玉皇娘娘和军师孙膑像;座前两旁塑有王文卿、展子江、扈文长、韦国卿、孟非卿、明文章等天将神帅站像,皆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每一座神像都讲述了一段动人的传奇故事,有关玉皇大帝来历的典籍记载和传说故事,更是众说纷纭,各说不一。《丰都县文物志》记载:玉皇大帝姓张名有人,道号自然,上界神王。坐位于东胜神洲八年,南赡部洲八年,西牛贺洲八年,北巨泸洲八年,四八坐了三十二年,白鸟台前补一年,共奉三十三天主,高上玉皇尊,名为三十三天。现在人们信仰的玉皇大帝,一般都是取了民间传说中的姓氏,道教信仰中的诞辰,人间帝王的形象而融合为的一至尊天神,庙宇中供奉的玉皇形象,就是这种融合的产物。殿前原有元代石香炉,高达三米,由四段组成:下段如鼎足,腹似鼓;中段八方空明,嵌成八仙模样;上段六方各刻有神像;顶如宝座,呈五岳朝天状。古香炉四周石刻文字颇多,精细独特,雕凿精美。听老辈人讲:解放前,每年旧历正月初九日,玉皇大帝生日的那天,供奉的巨烛可燃一年,殿里办“上九会”是相当热闹的。

    右图中石碑上的四个字是一笔写成的,而且四个字共中间的一个口,四个字连起来按右上下左的顺序为:唯善呈和!(看出来了吗?)
鬼门关

    传说鬼门关为通往地府之门,位于天子殿西南侧。鬼门关前塑“阴曹地
府”门亭,右侧外树一碑,隶书“此冥府也!”四个大字,来源于《聊斋志异》。

    鬼门关是一座古式楼亭,四角飞檐。漆黑的山门空阔如宇,古意苍茫。血锈般的横匾上,镌着骇人的“鬼门关”三个大字,引人注目。

    关前两旁排列着十八个罚恶刑鬼,一个个花颜色绿,张牙舞爪,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关侧古树荫蔽,雀鸦聒噪,寒星凉月,给人阴森恐怖之感。

    传说阴间鬼门关有守关鬼卒,手执剑戟检验“路引”,无论哪个亡魂来到这里,必遭检查,看是否有通行证。这个通行证就是“路引”。它是人死后之魂到阴曹地府报到的凭证。在这张长三尺、宽二尺的黄纸上印有“为丰都天子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丰都地府转世升天”,上面还盖有“阎王爷”、“城隍爷”、“丰都县太爷”三枚印章。凡是人死后,即烧掉它,亡魂就拿着它到鬼门关,经查验无讹后,方能入关。亡魂若进不了鬼门关,就不能投胎转世,只能变成孤魂野鬼浪荡四方。

    这类迷信传说当然十分谬误,正如两边悬挂的楹联写道:

    名山并非冥山,搜纵觅横,何曾找着罚孽刑鬼;

    阴王哪是阴王,张冠李戴,原来为了化顽慑*。

    (注意:据说跨过鬼门关的门槛时脚不能碰到门槛,否则-----嘿嘿!一定要小心哟~)

黄泉路

    过了鬼门关,就来到了黄泉路。
    黄泉路是一条宽约2米,长约50米的青石板路,路面不很平整。在走上黄泉路之前,导游小姐就告诉我们走在黄泉路上时,不管听到什么声音,或者感觉到什么动静,千万不要回头,只管往前走好了。因为据说黄泉路上有很多孤魂野鬼,他们会抓住过往行人的衣服,或者拍拍游人的肩膀,扯住游人的裤腿等等,以求附身。所以这时千万不要回头,这样才不会被那些孤魂野鬼所附身。

    那天正好下着小雨,路面看起来有些滑,再加上那时只有我们一个团到了黄泉路,我们团队也只有7个人,听了导游的话,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一个个表情严肃的往前走。以致于忘了照一张黄泉路的照片,所以没有黄泉路的图片展示给大家,只有等大家自己下次去玩的时候好好看看的黄泉路,好好的体验那种感觉啦!

    当然,在那种情况下,我们还是有个同伴不忘开玩笑的,拍了拍前面一位女孩的肩,吓得她大叫:不要碰我~~~~!

    哇————真的是很吓人哟!朋友,有机会去一趟吧!

天子殿

    天子殿位于名山顶端,座西向东。最早建于西晋,叫乾竺殿,距今已一千六百多年。唐代建仙都观,宋代改名景德观,又名白鹤
观。明代改名阎王殿,后毁于火。现存的天子殿是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重修的,原名阎君殿,俗称天子殿。天子殿是阴曹地府最高统治者阎罗王所居之处,是鬼城的最高首脑机关,也是名山最大的古建筑群。

    天子殿结构雄伟,工艺精细,采用传统的飞檐斗拱,镂空雕花,圆木承重,

    两大椽加脊逗合而成。屋顶为四倾斜面,形如广伞。占地2569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由牌坊、山门、殿堂和二仙楼四部分组成。

    天子殿前有一“考罪石”(右图中白色边框内),传说是通往阴曹地府的最后一道关卡。亡魂到此,都要单脚站在考罪石上,挺胸抬头,看着前面“神目如电”四个大字进行考核,在阳世行善积德的顺利通过,造孽作恶的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受罚。

    牌坊为木石结构,通高10.5米,正面横书“天子殿”三字,背面书“幽都”二字。

    入大门,两旁有四尊塑像。大家看到手拿白蒲扇,面带微笑,挺着白白胖胖大肚子,头戴高帽的白无常,帽子写着“你也来了”四个字,他是负责接待行善积德的亡魂的。而黑无常,面目狰狞,帽子上写着“正在捉你”,他是负责捉拿作恶亡魂的勾魂鬼。另   外三尊塑像像鸡脚鬼、鹰将、蛇将狰狞恐怖,专司提拿坏人。

    往里走,抬头看见一幅明末高僧硝山和尚作的楹联:
    不涉阶级须从这里过行一步是一步
    无分贵贱都向个中求悟此生非此生
    的确,这里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职位高低,死后都要魂归阴曹地府,听候阴天子发落,从个中求再生。还有一副楹联:
    任尔盖世*雄到此就应丧胆
    凭他骗天手段入门再难欺心
    规劝人们,不管你如何搞*诈,耍手段,都是过不了阴天子这一关的,还是要忠诚老实为人的好。

    “曜灵殿”是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丰都知县汤护镌刻,“乾坤一气”为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能泰所题。殿堂上悬挂青铜镜一面,俗称“照妖镜”,重31公斤,原件铸于明代,属国家二级文物,收藏在县文管所,现悬挂的是仿制品。传说一县令在镜中照出一头牛,问和尚何故?僧人告以“一世贪官,九七变牛。”县令遂命人用鸟鸡狗血将镜污毁,从此暗淡无光。

    殿堂正中塑阴天子六米高坐像,头戴金冠,身着蟒袍,腰围玉带,秉圭端坐,双目圆睁,庄重威严。

    阴天子两侧塑六值功曹站像,下面塑四大判官,即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还有十大阴帅,即日游、夜游、黄蜂、豹尾、鸟嘴、鱼鳃、无常、牛头、马面、鬼王。一个个身高丈二,威风凛凛,象似随时准备执行阴天子发布的命令。他们能各尽其长,各带其兵,各惩其恶,各报其功,无论造孽作恶的鬼魂有多大本领,即使能上天,能入地,都难逃过他们的手掌。

    阴天子后翕中塑头戴凤冠,身着霞披,文静美貌的天子娘娘坐像,由于塑像是用棉花和胶泥塑成,富弹性,被传为肉身像。传说:天子娘娘叫卢瑛,是四川大竹人。父亲是有钱的员外,她又是独生女,长得如花似玉,受备父母疼爱。十八岁那年跟母亲来到丰都敬香,拜阴天子时,四目相对,一见钟情,回家后得了相思病,三日后无疾而终。她父母亲非常悲痛,“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母亲梦见卢瑛告诉她,她已作了天子娘娘,叫她父母亲到丰都来看她。于是,她父母就来丰都赶庙会,到名山看见天子娘娘,果然是他们的女儿,于是放声大哭。方丈好言相劝“你女儿既已作了天子娘娘,应该感到高兴,她成了阴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连我们出家人尚且仰仗于她。”夫妇二人听了和尚的话,高高兴兴返回大竹。自此以后,大竹的人每年都要抬着大烛到名山参加庙会。

    天子殿左右廊房设东西地狱,又名十八层地狱,上塑执法诸王,下塑各种刑罚。东地狱塑磨推、挖心、火烙、寒水、刀山、车裂等地狱和“活捉三郎”、“活捉子都”、“唐王游地府”、“刘全献瓜”等组像;西地狱塑碓舂、锯解、下油锅、拔舌、补经、转轮等地狱和“活捉王魁”、“活捉秦桧”、“杀狗警妻”、“目连救母”等组像。传说,在阳间不孝顺父母的要打入寒冰地狱;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要打入碓舂地狱;偷工减料、欺骗顾客的要打入锯解地狱;抢劫别人钱财的要打入火烙地狱;卖*的要下油锅……十八层地狱,是人们的设想,意在劝人们在阳间多做善事,多积德。

望乡台

    名山之巅的悬崖边,峻崖岌岌,古树擎天。岩头原有一矮小的神殿,殿西侧有一大香炉,传为旧时名山的“望乡台”所在。
    传说人死后,“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鬼魂去地府报到前,对阳世亲人十分挂念,尽管鬼卒严催怒斥,还是强登望乡台,最后遥望家乡,大哭一声,才死心塌地前往“阴曹地府”。正是“望乡台上鬼仓皇,望眼睁睁泪两行。妻儿老小偎柩侧,亲朋济济聚灵堂。”

    望乡台被传说这亡魂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又传说阴间望乡台建造甚奇,上宽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条石级小路外,其余尽是刀山剑树,十分险峻。站在上面,五大洲、四大洋都可以望见。最初望乡台设在第一殿,因包老阎罗原执掌第一殿,由于他过于慈悲,怜悯屈死,屡放还阳伸雪,被降调第五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

    后因功被封为阎罗天子,有权有势。那时,名山悬崖边,经常有鬼思念亲人而在深夜啼哭,声音悲惨,催人泪下。阎罗天子大慈大悲,又动了恻隐之心,遂将望乡台迁至天子殿旁边,允准阴曹亡魂遥望自己生时的家乡与亲人。因此,望乡台又称“思乡岭”,成了鬼魂遥望阳间的窗口和活人与死人联络感情的圣地。

    由于此种迷信传说的影响,解放前,望乡台香火特盛,香客云集。每年正二月,朝山香客快要圆满时,都要将金银锭、表纸、长钱纸等统统置于香炉,哭娘哭儿,哭不止也烧不止,期与死者相见。或许她们哭到昏迷时,也可恍忽想见亲人的幻影。只不知阴曹亡魂是否也能看见阳世亲人面带泪痕,口吐泣声的那一份真情呢?!

    现在游客看到的望乡台,是1985年名山区修复时重建的一座两楼一底,顶为重檐四翘角的新式望乡台,通高二十余米,台上配置有望远镜,游人登台俯瞰,眼前豁然开阔,江城全貌和枳江景物一览无余:大江湍急奔流,烟波浩渺,飞阁流舟,帆影点点。郁郁葱葱的群峰,烟云茫茫的雾海,爽风轻拂,风景如画。顿觉心舒眸悦,心情分外欣喜。然而,望乡台那虚无缥缈的传奇情景,却更使人回味无穷

阴曹地府


    殿堂正中塑阴天子六米高坐像,头戴金冠,身着蟒袍,腰围玉带,秉圭端坐,双目圆睁,庄重威严。
    下面塑四大判官,即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

    还有十大阴帅,即日游、夜游、黄蜂、豹尾、鸟嘴、鱼鳃、无常、牛头、马面、鬼王。一个个身高丈二,威风凛凛,象似随时准备执行阴天子发布的命令。他们能各尽其长,各带其兵,各惩其恶,各报其功,无论造孽作恶的鬼魂有多大本领,即使能上天,能入地,都难逃过他们的手掌。

    白无常手拿白蒲扇,面带微笑,挺着白白胖胖大肚子,帽子上写着“你也来了”四个字,他是负责接待行善积德的亡魂的。

    黑无常,面目狰狞,帽子上写着“正在捉你”,他是负责捉拿作恶亡魂的勾魂鬼。

八层地狱

    天子殿左右廊房设东西地狱,又名十八层地狱,上塑执法诸王,下塑各种刑罚。东地狱塑磨推、挖心、火烙、寒水、刀山、车裂等地狱和“活捉三郎”、“活捉子都”、“唐王游地府”、“刘全献瓜”等组像;西地狱塑碓舂、锯解、下油锅、拔舌、补经、转轮等地狱和“活捉王魁”、“活捉秦桧”、“杀狗警妻”、“目连救母”等组像。
    传说,在阳间不孝顺父母的要打入寒冰地狱;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要打入碓舂地狱;偷工减料、欺骗顾客的要打入锯解地狱;抢劫别人钱财的要打入火烙地狱;卖*的要下油锅......十八层地狱,是人们的设想,意在劝人们在阳间多做善事,多积德。


阴司街

    当你步入阴司街前,一座宏伟高大的仿古阴司街牌坊展现在你前面。它高14米,宽19米,古柱直径为1.3米,实属全国罕见的奇特建筑。上面石雕以不同的“鬼”面为主,黑白无常的慈善、威严面孔安排在牌坊上方的左右。鬼王两边是牛头、马面及不同形象的鬼差、鬼役。四根粗大的古柱雕刻着飞舞的龙凤。石雕精细,真是:鬼斧神工。“阴司街”三字由我国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亲笔书写。

    据说阴司街的石板,每一块都是做恶事的人变的。直到现在,还能看到阴司街那一块块歪歪斜斜的光滑石板。关于阴司街的传说,到传说故事集里去找找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酆都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