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75|回复: 8

丛飞不顾妻女过度行善,盖茨亿万豪宅乐善好施昨(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30 06: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天大家都谈论刚刚去世的丛飞,我把丛飞事迹google了一下,原来他资助了178名贫困生,花去300多万,老婆愤然离婚,他患了胃癌却无钱看病。
  
  丛飞这样的过度行善,不但给他个人带来了灾难,他的老婆愤然离婚,他患胃癌和长年的捐款压力和勤俭生活,离婚打击也许有关联,同时也给他的妻女带来不幸,本来应该享受的高质量生活被剥夺了,从《婚姻法》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来看,婚后夫妻双方的收入归双方共同拥有,因此丛飞违背妻子的意志,总共捐出的300万善款,有150万是属于其妻子的,丛飞无权擅自决定捐款,丛飞妻子完全可以去法院起诉他擅自处置夫妻共同财产。
  
  丛飞爱178名贫困生,那为什么不爱自己的妻子,女儿,他所谓的“我们已经有房住,有饭吃,不要再追求别墅,汽车了”逻辑,是建立在漠视妻子女儿的物质生活权利上的,对妻子女儿来说,能过上有别墅,汽车的富裕日子,却只能忍受贫寒的日子,其内心的痛苦丝毫不比贫困生辍学差,妻子愤然离婚就是证明。仁者爱人,也要爱身边人,爱亲人,虽然爱她们算不上高尚,无法获得崇高和赞扬,但这是道德完善的最基本出发点。中国传统文化也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丛飞是修身之后,立刻以平天下贫困为己任,而把齐家的责任看成没有价值的小事,可以为天下而放弃家,很多革命家都是这样,可是丛飞是革命家吗?
  
  在这点上,我们可以看看刚刚在家中接待了我国最高领导人胡总书记的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的做法。比尔盖茨19岁从哈佛大学退学创办微软公司,依靠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20多年间个人积聚了最高达800亿美金的财富。比尔盖茨在商场上对竞争对手毫不留情,无数公司因为微软推出同类产品而倒闭关门,微软也因此惹上了没完没了的官司。但是比尔盖茨同时又是全球第一大慈善家,他个人累积捐款达400多亿美金,资助非洲贫困地区,艺术,环境保护,医学研究等等。比尔盖茨如此乐善好施,他个人是否生活简朴呢?确实比尔盖茨很节俭,从不花不必要花的钱,比如坐飞机从来都只坐经济舱,在盖茨看来,无论豪华商务舱,还是普通经济舱,都完成把你运送到目的地的功能,没必要多花钱。但是盖茨在生活中并不降低生活质量而亏待自己,相反他花费了一亿美金修建了依山傍海的豪宅,有数百个房间,可以同时容纳300名客人聚会,这座豪宅可以称得上美国的阿房宫。
  
  看,这就是比尔盖茨的生活方式,他既慷慨捐款,又绝不亏待自己,他建豪宅是为了让自己和妻子过上无与伦比的舒适生活,下班后没有一点点家居烦恼,从而可以充分休息,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去上班,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可以继续向社会捐赠更多的财富。这样比尔盖茨就实现了慈善事业的良性循环,即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
  
  比尔盖茨为全球富豪树立了乐善好施的光辉榜样,并且他的事迹具有可学习性,因为富豪们看到不必抛家舍业,就可以进行慈善事业,不影响自己的高品质生活,又能积善行德,获得慈善家的美名,何乐而不为?何必当一个守财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子女都送美国读书了,将来哈佛,麻省毕业了都是华尔街精英还需要自己的这点遗产吗?
  
  而丛飞的事迹,无法让中国的富豪们学习,谁也不愿意为了别人而失去千辛万苦挣来的财富和高品质的生活水准,相反,丛飞的悲剧只能让富豪们认为乐善好施是一件代价高昂的事,把慈善和个人利益对立起来,过度行善,把自己的行善资源过度利用,竭泽而渔,把道德变成了义务,把义务变成了债务。
  
  丛飞忽略了妻子女儿的权利,他过度行善,最终行出师未捷身先死,留下老母无人奉养,幼女失牯,妻子改嫁,可以说,家破人亡,这不是给慈善事业涂上了悲壮色彩,令后人视慈善为畏途,望而却步?
  
  我们提倡比尔盖茨的快乐慈善,享受慈善,慈善是个美好的事业,高尚的事业,不但改变贫困者的命运,帮助他们,给他们带来机会,希望,而且给捐助者带来帮助他们的快乐,让大家的生活大都更美好!
  
  丛飞资助178名贫困生,这不是他的法定义务,究竟谁应该资助这些贫困生呢?政府,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丛飞为政府省下了300万,但是政府每年却有2千亿用于官员们的吃喝。
  
  对于贫困生来说,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丛飞对178名贫困生捐助了300万,平均每人合1.5万,真的需要这么多钱吗?有个贫困生给丛飞写信说:“我们以为你是大歌星,一场演出就收入几万,所以接受了你的资助之后,花钱大手大脚也不心疼。。。。我们错了”,这样的资助只能培养依赖他人,不知道感恩,缺少艰苦奋斗精神的懒汉。只有那些最贫困的,不接受资助就要失学的孩子,才值得资助。
  
  北航招收了一个女孩,靠捡垃圾读完了中学,在北航她谢绝了香港富商的资助,宣称要靠自己勤工俭学完成学业,这个女孩,是最值得敬佩的,也是最应该资助的。我们相信她未来一定是个成功的女性,因为她坚强,不向贫困命运屈服,她勤劳,她绝不放弃读书。
  
  丛飞,为慈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是中国最伟大的慈善家,你道德的高度超越了这个时代,没有人能理解你,无论说你走火入魔的,还是说你是8荣8耻杰出代表的,你是因为自己小时候贫寒,深深同情贫寒的孩子,你在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那个心灵深处童年的自己,实际上,你用你的行动来控诉贫富极端不均的社会现象,你不屑于和为富不仁的富人社会同流合污,反过来,他们却拿你来歌颂和粉饰社会!
  
  丛飞你安息吧,天国里没有人需要资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30 14: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托尔斯泰:“最大的罪过,是人类抽象的爱。爱一个离得很远的人,爱一个我们所不认识的、永远遇不到的人,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爱你的近邻——爱和你一起生活而阻碍你的人,却分外艰难。”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家不宁何来大家?小河干枯何来大海之满?在照顾好家庭和努力工作后尽自己的余力,找寻自己快乐的同时带给他人欢笑。个人觉得做事好事比较人性化点为好,像雷锋、大禹那样的人尊敬归尊敬,心里感觉总是有点怕怕的,他们已经远离我们正常的生活和世人的思维。

一直以来比较喜欢老美的思维,每件事的起源都是为了身边的亲人而奋力去做,而一旦小我和大我发生矛盾时就会舍弃小我而取大我。不像我们的英雄,感觉有点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归高大,却显得好像少了那么一点点为人的东西,少了点亲切感,少了点居家的过日子的东西。

一直以来自己都是说做义工是有余力的时候才会为之,最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家庭和亲人之上,他们才是自己的所有,所倾全力愿意为他们争取快乐的生活,他们脸上的欢笑是自己努力工作的源泉,他们的肯定是自己奋斗的最好的奖励。丛飞那样,呵呵,打死自己也是不会为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30 14: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点不同的看法(zt)

剥掉质疑者的外衣
  
  对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质疑,我想起了诗人北岛的《回答》:卑鄙事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想丛飞的墓志铭中应该记录了他的善举他的事迹。而作为通行证的卑鄙将继续流传下去,知道他们自己觉得无聊了。
  
  耶稣临死时说:“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作什么”。犹太教的教义是提倡“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但他们的先知在临死时依然忍让、宽容。而我们呢,却丢失了传统中最美好的东西,连人死为尊这最底线的要求都舍弃了,我不想说质疑者是卑劣的,还是让他们在丛飞留给女儿的遗书面前自取其辱吧!“乖宝贝!等你长大了要好好的学习,听妈妈的话,和同学处好关系,走向社会要学会忍让和宽容!多向有知识、于哦道德的人学习,虚心才能进步!”
  
  对这些立新标异的质疑者,我们能说什么呢?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描写的细节,已经将一些人的嘴脸暴露了。他写到:“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还没有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亦有诸多精彩的描述。他说:“没有包容性的性格,如此这般狭窄的心胸,造成中国人两个极端,不够平衡。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卑,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傲。自卑的时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时候,成了主人!独独的,没有自尊。”我猜想,在网络上为立新标异而提出令人不可思议的质疑的人,恐怕是害怕别人记不住他吧,而这种害怕恰恰是自卑的表现。
  
  对这些不懂丛飞善举意义的质疑者,我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你们如此“理智”如此冷酷没有应有的怜悯之心呢?李书磊在《文化危机中的知识分子职业》中写到:
  
  季红真说我们民族是一个丧失了主体意识的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我们没有一种更高的的文化诉求。来自上个世纪求富求强的生物性目标没有得到应有的文化提升,它反而在屡屡受挫中变成了一种仅仅以物质欲望为内容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深深地影响了个体行为,一个鲁迅所说的虚无党。他丧失了精神而仅仅剩下欲望,他只追求欲望随机的、即时的满足,他的行为准则是物质主义加机会主义。这种虚无主义的物欲有从现代生活本有的世俗化、即时性特征中获得了某种基于误解的支持,使它看起来获得了某些合法性并因此更加深了它的严重性。
  
  这恐怕就是现如今很多不可思议行为的根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 04: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斯人已走,我觉得每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而那些说风凉话的SB们,只能卑劣的玩玩文字游戏,抬高自己,讨好一些人而已。

要尊重社会上的每个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 08: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死者为大.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十全时美,面对一个已故之人,后人是否应该取其思想品德之精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 0:26:5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5 21: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思考... 原来自己是偏向爱远的人, 而忽视了身边的家人, 例如父母, 从自己母亲的例子看, 又觉得人要先爱自己,  才知道怎样爱身边人, 所以现在的顺序是: 把自己照顾好, 让自己健康快乐, 然后把这样的生活方式跟母亲分享, 教她如何停下脚步关爱自己, 学习快乐, 接着是哥哥, 再是做义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 22: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 也不枉此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 20: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够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不能用世俗的观点来评价丛飞,“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名利双收“就是幸福的全部吗?不否认这是幸福的一种,但仅仅是其中一种。\"颠破流离,妻离子散,英年早逝\"就是人间惨剧吗?如果当事人认为付出这些代价相对于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是值得的,他是幸福的。

绝大多数人没有资格可怜从飞。从飞是有勇气按自己的理解去生活的人,只知道按世俗标准生活的人,只有达到了世俗标准才能感到幸福的人,其实是胆怯的。我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属于后一种,从飞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我们能做的只有仰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5 04: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知道按世俗标准生活的人,只有达到了世俗标准才能感到幸福的人\"好经典的评价!....我就是这样的人!-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三故乡 ( 沪ICP备2020027994 )

GMT+8, 2024-12-22 00:38 , Processed in 0.1818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