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公元338年,是商鞅变法取得明显成效的开始,也是商鞅的政治生涯最辉煌的时刻,还有,就是他从云端跌落的时候,因为这一年,孝公去世了。
公元前338年,他的儿子,秦惠王登基。
商鞅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一手培养起来的秦惠王,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干掉商鞅。而且动作之快,效率之高,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基本流程如下,新皇帝登基——上朝——被割掉鼻子的公子虔带着一帮大臣告商鞅独揽大权,意图谋反——商鞅逃跑——翻墙跑去魏国——被赶回来——路上要住旅店——证件没带被赶出来(自己造孽,边上的LD看到这段,发表感言,原来没带身份证chick-in后果那么严重啊)——无奈回自己的封地抵抗——被活捉——车裂、灭族。(何为车裂?将人的四肢和头分别套在5辆车的绳子上,然后5辆车分别朝不同方向行驶,结果就是~~。)
商鞅在孝公去世的时候,地位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可以说是一手遮天。而刚刚登基的秦惠王,那年才18岁。要说是惠王天资聪慧,这个是可能的,我们在后面的故事会讲到。但是18岁的少年,怎么可能有那么老道的政治手段和那么快速的行动力呢? 而放眼满朝,哪个是商鞅的对手,所以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就是一切的一切,都是已经去世的秦孝公实现安排好的。
商鞅对于孝公而言,是天上掉下来的帮手,是幸运星,十年的风雨同舟,在一同早就了一个强大秦国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儿子,留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军权,在商鞅手里,民心在商鞅手里,就连秦国的律法,也是商鞅制定的。孝公之后,秦国无第二人于之抗衡。孝公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也看到了,在商鞅强大的同时,一个个不稳定的炸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他自己埋下。孝公要做的,只是静静站在他身后,在自己去世之后,在骆驼的背上,加上最后一根稻草。
惠王在解决掉商鞅之后,打开了老爹留下的第二个锦囊。立刻彻查了原本以公子虔为首的那帮人,状告商鞅的谋反的案件。(人都死了,还查个毛啊)。结果查出,此案件是污蔑,惠王转过手,把这帮人也咔嚓掉了。世界终于清静了,孝公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你儿子的位置,算是坐稳当了。
惠王的思路很清楚,商鞅的人,是大问题,但是他制定的法规和新政,却是没有问题的。人干掉了,但是商鞅留下的宝贵遗产,继续用。在6年以后,公元332年,惠王启用大良造公孙衍(新的国防部长)起兵大举攻魏,整个战争历时两年。攻取了魏国上郡的雕阴,俘虏了魏将龙贾,斩首8万。
龙贾是魏国西边边界主将,建造了魏国中原长城。敢情这墙头就是他负责砌的。史书记载:\"龙贾之战,岸门之战,封陵之战,高商之战,赵庄之战,秦之所杀三晋之民数百万,其生者皆死者孤也.\"这一战,使得魏国上郡,河西郡主力被一举歼灭.
公元前331年,秦又出军向东,攻取了曲沃,焦.同时义渠发生内乱,秦庶长操带兵平定.义渠王称臣.
公元前329年,秦又从河西越过黄河,攻取了汾阴,皮氏.
公元前328年,秦公子华和张仪一起进攻魏的蒲阳,又打败赵国,夺得蔺。
公元前320年,秦军伐义渠,攻取郁郅。
看到没,这也不是一个好惹的主,在位这几年,除了刚上位的那6年,基本就没消停过,连年征战,屡战屡胜。你要问那为什么呀为什么。人才是根本,当时,秦惠王的手下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张仪、公孙衍、魏章、司马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的魏章就是当初商鞅一顿饭骗回来的的公子魏昂。前面我们介绍过了,魏章在魏时就已经是名满华夏的名将。魏章被俘后,得到了秦孝公的亲切接见。当时秦国由商鞅独掌朝政,朝中能人不多。孝公有意留魏章在秦,而魏章在听说家人由于自己丧师辱国而被法办后,也就留在了秦国。
秦惠王对魏章是十分器重的,在攻楚战争中,公子疾和甘茂两位秦国的重臣被作为魏章的助手使用,足可以看出魏章在秦惠王心里的位置。而魏章也不负秦惠王的厚望,连败齐楚名将,夺取了战略要地汉中。这是后话,我们在以后会说到。而张仪更加是不得了,曾同时任秦,魏两国的宰相。而他终身的对手,公孙衍,更是不得了,提出了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虽然他们的交手在历史的记载上只是淡淡的几笔,但天才永远是不会被抹杀的。我在后面会详细的和大家介绍这段精彩的历史。
公孙衍,张仪都是魏国人。公元前333年,公孙衍任良造后,很快率领秦军向魏国发起了进攻。此时的魏国既精兵,又缺良将,根本抵挡不住秦国的强大攻势,只好割地求和。他们所割让的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位于魏国与秦国的交界之处,也是公孙衍的家乡。50多年前,魏国名将吴起正是在这里以区区7万武卒打败了秦国的50万大军,从而长期占据河西之地。
河西是秦国通向中原的门户。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对粮食的控制都很严,经常利用粮食问题来卡对方的脖子。魏国占据河西之地,死死地压制着秦国,卡死了秦国通往中原的道路,迫使秦国只能与魏国作生意。秦国不甘心受到魏国的盘剥,多次进攻河西,但都没有能够打通中原通道。
公孙衍当然明白河西之地的战略地位。中原是当时各地的商品集散地,控制着各国的粮食命脉。只有走向中原,才能拥有充足的粮食补给,才能在战略上处于主动。但是,对于秦国来说,只有占据河西之地,才有可能走向中原。
魏国被迫割阴晋与秦国修好,秦国东进中原的一颗钉子被拔除了。秦惠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即把“阴晋”这个魏国意味的名字,改为了带有秦国色彩的“宁秦”。
此后,公孙衍再度率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经此一役,秦国已实际占据了河西之地。魏惠王便顺水推舟,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暂时和好之机,进攻别的国家。
就在这时,张仪从赵国来到了秦国。他告诉秦惠王,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
秦惠王被说得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公孙衍遭到排斥后,不得不离开秦国,回到魏国做了将军。
此时,魏国已经千疮百孔,国力衰退。于是,公孙衍就想拉拢别的国家,靠联合出击取胜。他首先找到齐国名将田朌,动员他出兵一起进攻赵国,还说只要出兵五万人,就可以很快打败赵国。田朌认为他说得太容易了,恐怕以后会带来大麻烦。公孙衍说,如果说得得太难了,两国的国君就不不同意出了。等出兵之后,两国国君见有危险,肯定会派兵增援的。后来果然如此,赵国被联军打得大败。
合纵首尝胜果,引起了秦国的高度警觉。为防止齐、楚、魏合纵对秦国带来的威胁,张仪软硬兼施,极力破坏公孙衍的合纵策略。他亲自率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依附秦国,又与齐楚两国大臣相会,拉拢齐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国合纵。
当时,魏国宰相的惠施也主张合纵,多次陪同魏惠王朝见齐威王。魏惠王与齐威王互相推尊为王,又派太子出使齐国为人质,与齐国结盟。但是,由于张仪的破坏,合纵策略暂时遭到失败。在这种形势下,公孙衍开始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国相王”事件。
所谓的“五国相王”,就是说,这五国一起互相承认对方称王。由于魏国早已经称王,韩国也在此前称王,这样就等于抬高了另外三国的君主身份,达到合纵的目的。
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目的当然是联合各国,与秦国对抗。此做法遭到了齐、楚国等国的反对,秦国更是极力破坏。为了拉拢魏国,楚国打算废掉魏国现任太子,立在楚国的魏公子为太子,还派兵攻打魏国,占领8个城邑。
在各大国的反对下,“五国相王”以失败而告终。
合纵再次失败后,魏国开始全面倒向秦国。于是,罢免了主张合纵的宰相惠施,改任张仪为魏国宰相。
此时,秦国虽然已经对外宣布免去张仪的相职,但张仪实际上却是身兼两国宰相,目的是更有效地推行他的连横策略。在此之前,为彻底打开通往中原的通道,张仪曾率军猛攻魏国,攻取了多处战备要地,把魏国的势力赶出了黄河以西。通过多次争夺,秦国已完全掌握了黄河天险,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进可攻,退可守,对各国威胁很大。
张仪当上魏国的宰相后,秦国便向魏国和韩国借道进攻齐国。齐威王派军应战,顽强抵抗,大胜秦军。
秦国的这场失败,使张仪的连横策略遭受挫折。魏国内部主张亲齐的势力再次抬头。齐、楚两国要求驱逐张仪,魏国也派出使者到楚、赵、燕等国游说,争取合纵。
公元前319年,魏国把张仪逐回到秦国。公孙衍主张合纵,而且得到了东方各国的支持,被任命为魏国宰相。
公孙衍登上魏国相位,标志着东方各国的合纵联盟再次形成。公孙衍说服诸侯,组织起魏、赵、韩、燕、楚五个国家的兵马,联合出兵攻打秦国。但由于各国利害不同,各国君主各有打算,实际出兵的只有韩、赵、魏三国。
联军气势汹汹攻到函谷关,遭到秦国出兵反击,结果竟不堪一击,一战而溃。魏国遭受损失较大,转而向秦国请求讲和,于是五国纷纷退兵。秦国乘胜追击,攻打没有求和的赵国。齐国也落井下石,趁机进攻赵国。赵国连遭惨败,大将几乎丧尽,损兵8万多人。“五国伐秦”宣告失败。
公孙衍发动五国合纵攻秦失败后,魏国大臣田需乘机指责、中伤公孙衍。魏襄王不再信任公孙衍,魏国大权接着由田需所掌握。公孙衍在魏国呆不下去了,打算到韩国去。
公孙衍对中伤自己的田需十分不满,于是就向魏襄王建议请齐国公子田文接替自己当宰相。魏襄王同意后,公孙衍到齐国请来了田文,自己则去韩国当了宰相。
这样,公孙衍为韩国宰相,田文为魏国宰相,而且取得齐国宰相田婴的支持,合纵的形势又好转了。
公孙衍虽然被排挤出了魏国,但他的政敌田需等却仍然无法高兴起来。继任宰相田文是惹不起的齐国公子,此时还没有什么知名度,但不久便大放异彩,史称“孟尝君”。
在公孙衍的策划下,新一轮的合纵运动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秦惠王为此深感不安,决定发兵攻打韩国。战斗打响后,韩国明显不占优势,其他盟国竟然无人发兵相救。
前线日益吃紧,主张和秦连横的韩国大臣公仲朋,建议割地讲和,与秦国一起伐楚。楚怀王听到这个消息,急忙作出出兵救韩的样子,让战车停满了通向中原的大道。韩国接到报告,非常高兴,立即下令取消了入秦求和的计划。
秦王大怒,下令向韩国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两军相持一年多,韩军被打得大败。公孙衍无力回天,只好逃走。走投无路的公孙衍再次回到了魏国。但魏国朝廷勾心斗角,公孙衍没有能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据《韩非子》记载,他与大臣张寿有积怨,田需对他也怀恨在心,于是田需派人杀掉张寿嫁祸于他。魏王误以为是他杀的,就把他杀掉了。
公孙衍是个极具战略眼光的人,他不仅注重联合东方各国,甚至把秦国西方的小国义渠,也拉进了合纵伐秦同盟。
义渠是西方少数民族政权,多年来始终与秦国为敌。在公孙衍积极组织合纵之际,义渠的国君恰好来到魏国。公孙衍求见义渠君,告诉他,秦国和东方各国交战时,就会奉上重礼讨好义渠;与各国和平时,就会掠夺义渠。他希望义渠国君警惕这一点,不要被秦国所蒙蔽。后来,秦国出动大军攻打韩国时,献上“文绣千匹、好女百人”与义渠修好。义渠君果如公孙衍所言,趁机发兵攻打秦国,大破秦军。由于本土遭到破坏,秦国不得不暂时放弃对六国的战争。
然而,公孙衍虽然组织了多次对秦国的进攻,却几乎均以失败而告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策略是错误的,而说明各国离心离德,根本没有很好地贯彻他的合纵策略。
纵观战国局势,实力雄厚的,向来靠拳头说话;实力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公孙衍首创的合纵策略,是当时弱小国家对抗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办法。如果各国能够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团结起来,共同抗秦,那么天下局势就会发生改变,历史也会改写。合纵的失败并非公孙衍的失败,而是各国君主的失败。当时,已经无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浅、形形色色的君主们凝聚到一起,他们患得患失、左右排徊,即使公孙衍倾尽心血,也是无力回天。
然而,作为一代风云人物,公孙衍的历史功绩是永不磨灭的。在战国中后期,正是因为他,东方各国对强秦才有了几次有较大影响的进攻,历史才变得更加波澜壮观。当时就有人曾说他和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声势都足以倾动天下。在他去世后,他所开创的合纵大业日益深入人心,精妙绝伦的外交大战仍在继续上演。
公元前311年,一代枭雄秦惠王去世,太子秦武王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