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007|回复: 38

秦国风云(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6 00: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天实在是无聊,SB会一开,不该来的全来了,不该走的都走了。今天在食堂,无意中翻了下iphone上的《吕氏春秋》感觉想当的难懂,呵呵,上网查了点有关的资料,整理了下,和大家分享。

要说吕不韦这个传奇人物,我们先要铺垫个前奏,说说战国时候的秦国情况。我查了下资料,秦国原本也是不大的国家,是从秦孝公的爹,秦献公开始壮大。

说起秦献公,那也是个传奇人物,从小就被当人质,押在魏国~这个情节是不是挺眼熟的?对了,当时的战国,大家为了均衡势力,子女联姻,相互押人质,也是不稀奇的事,只是联姻的子女会比较幸福,人质的子女会比较痛苦。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很简单,作为人质押在别国的,肯定不会那块皇帝老子最爱的心头肉,而手上有人质的,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因为他自己的肉肉,也在别国押着。虽然手上人质,但是偶尔的边境摩擦还是有的,摩擦可以起热,摩擦,可以生火。火大的时候,人质就要拿出来肉体修理,或者精神羞辱下,毕竟被人老子欺负了,把火再发泄到儿子身上,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精神正常的人都知道,派去做人质的,绝对不可能是太子,在这遥遥无期的等待中,精神分裂的,叛变革命的,大有人在。而坚持下来,等到机会来临那天的,往往就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秦献公,就是这样一位送上门的人质。

何为送上门,秦献公,在他爹死的时候,本来是名正言顺的可以登基,做秦国的大领导(不好意思,那时候没有自己称皇帝的,大领导,就叫公)。当时,秦献公,那时候叫连公子,年方10岁。历来,年纪小,是要被人欺负的,做领导也是一样。连公子的叔叔一看,小屁孩一个,还想做领导,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发动了政变。连公子逃难,去了隔壁的魏国。

魏国在当时,那是超级大国,领导有才干,群众肯干活,要人有人,要枪有枪,地位相当于金融危机前的美国,我估计,连公子也属于政治避难之类。这一避,就避了29年,用现在的话说,那是大把的青春都留在了政治流亡这个不甚光彩的角色里。魏国很强大,秦国很混乱,不欺负你,欺负谁,在连公子16岁的时候,魏国发动了对秦国的战争。因为是前奏,所以,就不做详细描写了,战争的结果是,秦国一败涂地,几乎被灭国。大家注意,是几乎被灭国,我查了下当时的资料,秦国当时的国土,是陇山以东、洛河以西、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一句话,小,想当的小。那为什么不顺手灭掉秦国呢?很简单的道理,木秀于林,必摧之。你魏国虽然强,但是保不住大家联手上啊,今天你灭掉秦国,明天你就灭掉我们了。所以,魏国充分考虑到了这点,只打残你,但不灭你。但是毕竟欺负过人家,仇恨的种子已经播下,要想彻底解决,只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被以后的日本人学去了,对,叫扶植傀儡政权。傀儡,眼下不就有一个根正苗红,苦大仇深的主吗?连公子。

连公子作为流亡者,其实在魏国过的日子不差,毕竟是以后的傀儡政权,吃好,住好,相比其他国家的人质,连公子的日子,可以算是天上过的。

但是,连公子,是个有远大抱负的有志青年,思路还是很清晰的,赶我出家门的人是仇人,但是毁我家园,杀我子民的,也非善类。在魏国的29年时间里,连公子很详细的考察了魏国的情况,政治纲领,经济发展等情况,并且,详记于心。另外一方面,连公子密切注意着秦国的情况。

公元前386年,对连公子而言,是个相当重要的年份,因为他即将结束29年的流亡生涯。对于战国历史,也是相当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历史时间“田氏代齐”田和被正式列为诸侯,田氏代齐的事实在法律上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过程很纠结,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可以去查下,大叔实在没有时间在来解释)。原本团结的韩,赵,魏,随着他们三家联手瓜分了晋国以后,在利益分配上,出现了裂痕,赵国迁都至距离魏国边境比较近的新兴城市邯郸。(没错,就是那个走路特别优雅的城市邯郸)除了离开边境比较近外,邯郸还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恰好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大道,同时又处于太行山八陉之一的滏口陉东连南北大道的交汇点。这里背靠太行山,南临漳河水,地理位置重要,交通发达。且靠近中原,邻接齐、魏,是“四战之地”,更是赵国积极进取中原,争衡天下,威胁齐魏的理想出发地和后勤供应基地,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战略地位。作为都城,当然还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邯郸周围的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传统的重要农业产区。这样一种经济条件,使得邯郸可以提供各种手工业和农业产品,提供各种商业服务,具备了作为赵国政治中心的条件。

赵国迁都邯郸后,主要的攻取对象是卫国的土地,这就会威胁到控制卫国的魏国的利益。而且赵国与离魏赴楚的吴起(叛徒)联系紧密,赵楚联合,就将对魏国占领的重要城市大梁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而西面的秦国是魏国的死敌(原因大家都知道),与赵楚的联系也很紧密。如果秦赵楚联合进攻魏国,魏国就将处于南北西三面受敌的不利局面。

要说,还是领导有水平,有远见,为了避免三面受敌的情况发生,当时魏国的领导魏武候就派人去找已经39岁的大龄青年连公子。已经隐忍了29年的连公子接到消息以后,立刻意识到,机会到了,自己回家的时间来了。我相信在这29年时间里,魏武候应该也没少召唤连公子,小恩小惠是要给的,时不时敲敲打打也是必要的。为什么这次召唤,连公子会认识是机会到了呢?我们来分析下秦国当时的局势。

连公子的叔叔的儿子,也就是发动政变夺取政权的那位秦惠公的下一位秦惠公,说来也真是不幸,在他领导的13年里基本都是被魏国压着打,好容易和新兴强大的赵国勾搭上了,魏国不来欺负他了,秦惠公开始欺负别人,公元前387年,秦惠公出兵攻下了蜀国的南郑,可惜不长命,当年就挂了。留下的是2岁的儿子和妻子。我查了很久,没有查到秦惠公妻子的名字,只知道,这女人的政治水平,那是相当的低,情商更加是低。在她的帮助下,秦惠公的儿子,秦出公,只有2年的在位时间,就被灭了。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为什么大叔对于她的评价那么差。好吧,作为一个女人,丈夫死了,儿子只有2岁,下面是一帮虎视眈眈的大臣,这个情节是不是又很眼熟?嗯,你想到了孝庄,武则天,很好,可惜穿越到秦朝的并不多,所以作为一个政治度不敏感,手腕不高明的女人,首先想到的只可能是要找自己信的过的人,帮自己。那么一直呆在后宫的人,所能想到,能够信任的只有宫里的宦官。作为一个女人,被人欺负了,所能想到的,所能信任的,只有娘家人。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可以用的人,只有宫里的和娘家的。

有了重用的,自然有忽视的,用了没有用的人,忽视了不该忽视的。我们来看下势力对比,秦国的新贵族是宦官(不是太监,是内宫的官吏)+外戚(娘家人),对方势力居然是全体文武大臣。放眼海内外,基本没有哪位牛人敢在根基未稳的时候就公然和全体大臣作对的。除去脑残+穿越失败等原因再结合当时的历史原因来看,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位夫人,没有读过书。也许她是个好母亲,但绝对不是个好政治家。

大臣虽然得不到重视,但不代表就可以被忽视。我查了下,秦国做为诸侯国,他的爵位共设二十级:第一级公士,第二级上造,第三级簪袅,第四级不更,是相当於士的,第五级大夫,第六级官大夫,第七级公大夫,第八级公乘,第九级五大夫,第十级左庶长,第十一级右庶长,第十二级左更,第十三级中更,第十四级右更,第十五级少上造,第十六级大良造,第十七级驷车庶长,第十八级大庶长(卿),第十九级关内侯,第二十级彻侯。

是的,看看官位都头晕,你怎么能够指望一个没有念过书的人来好好管理呢?于是对付大臣闹事,这位夫人使用的方法也很直接--打赏。金银珠宝给你,求你们了,就别有事没事折磨我们娘两了。可能是觉得方法比较好用,夫人撒钱,撒上了瘾。国库很快就挥霍一空,那么哪里去弄钱呢,唯一的办法,只有提高税收。提高税收,苦的自然是百姓,但是拿了钱的未必也高兴,在秦出公在位的2年,史书是这样形容的,“群贤不说自匿,百姓郁怨非上”。

当魏武候找连公子谈心的时候,秦国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而始终密切关注秦国的连公子才会意识到,这就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但是机会是和风险并存的,赵连(连公子)并没有被眼前巨大的机会所迷惑。近30的历练,赵连早就知道了魏国善待他的动机,他也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人,从10岁被逼着离开家乡,离开自己的宫殿以后,在秦国,已经没有一个可以相信的人,现在回去,即使登上了大领导的位置,但是人心散了,队伍依旧不好带,何况家里的钱已经被败家的女人挥霍的差不多了,连拉拢人心的资本也没有。现在回去。是个机会,但还不是最好的机会。我已经等待了29年,就让我再多准备一年吧。

下面就是魏武候和赵连的对话

武候:“你在魏国已经有30年了,现在秦国的情况你也知道了,做为一国的领导,你应该回去好好治理国家了,路上的事,我已经帮你安排好了,想来你在魏国的那么多年,我也没有亏待过你,回去以后,你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赵连没有说话,只是作了个揖。

武候:“你怎么不说话,是不是还有难处,只要你回去秦国,我能帮的上的,你尽管说”。

赵连又作了个揖:“魏国在我最危难的时候收留了我,并且待我不薄,大恩大德,没齿难忘,我赵连在这里对天发誓,在我有生之年,我绝对不会对魏国发动一兵一卒的战争。”

“但是武候,我离开秦国已经有那么多年了,虽然我日夜思念着能够回到家乡,但是现在赵国迁都,韩国和楚国又在一边虎视眈眈,如果我现在回到秦国,肯定还要麻烦武候派士兵护送,到时候分散了大人的兵力,被他们乘虚而入反而不好,所以,我恳请武候再过一年时间,同时,也请大人赏赐我点银两,让我也做下回国的准备。”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连公子。一番话,于情,于理,都在点上。于是,和赵连计划的一样,拿到了钱,拖到了时间。

有钱,有时间,再不做出点成绩,就不是明君了。赵连在这一年时间里,做了三件事。

第一,赵连找来了很多人,去秦国发布连公子要回来的消息。那么连公子是何许人也?首先,他是秦家的嫡系子孙,是赫赫有名的秦穆公的后人,比起现在的秦出公要有出息的多,更何况,上面的小孩是篡位来的。其次,他和魏武候的关系很铁,铁到在魏家住了30年,背后有大国做后盾。

第二,赵连针对秦国的情况,找来了能言善辩的人,去联系秦国那些对于母子组合相当不满意的大臣。但是对于不同情况的大臣,联系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被外戚排挤的老臣,赵连采用的是安抚的手段,连公子要回来了,大家辛苦了,到时候乖乖的,自然没有什么事。

重点拉拢的,是那些贫民出生,没有什么背景,自己打拼上来的。连公子要回来了,到时候肯定要收拾一批人,别看现在这娘两闹的那么欢,等背后有魏武候撑腰的连公子来了,有他们好看的。

第三,也是最后救了赵连自己的。赵连花了重金,联系到了秦国的几个将领。当时秦国的大庶长,也就是国防部长,是由秦出公的舅舅担任。你说,下面的将领能买账吗。所以在确认得知赵连要回来的消息属实以后,秦国的主要将领已经做好了倒戈的准备。

一年的时间总是很快过去,秦出子二年(秦出公在位的第二年),赵连和魏武侯道别,表示回国之后一定不会忘记武侯的大恩大德,并且再次发誓,有生之年,绝对不会对魏国发动战争。

魏武侯的心思,大家都知道,初衷只是扶植一个傀儡政权而已,傀儡的意思就是,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可以肯定的是,赵连的告别演说,一定是在公开的场合,用特别隆重的仪式进行着最后的演出。用意只有一个,诏告秦国的老老少少,我,赵连回来了,在这30年里,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还别不服气,我铁哥们魏武侯的拳头可不是吃素的。
以上的举动,现在看来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狐假虎威”。武侯其实挺不舒服的,30年,白吃白住,到末了养了个白眼狼。不过好在秦就那么点地方,大气吹口估计也就灭了,在搞,看你一个光杆司令,还能搞出多大动静?

赵连是如愿踏上了回家的路,可等待他的是什么呢?秦国的娘两可不干了,可不是,费老大劲,花那么多钱,得罪那么多人,不就为太太平平过日子,安安稳稳做几天领导吗,合着你一个外人,说回来就回来,还名正言顺的要来抢皇帝做。这事换了谁也不干,做娘的一算计(估计就是娘家人一开会)半路劫道,把赵连砍了就得了。于是下令左庶长嬴改带兵半路劫杀赵连。

前面我们说到过一年前,赵连做的三件事,最后一件,就是花钱,拉拢了部队里的几位将军。现在看来,应该是包括这位赢改。赢改在拿到命令以后,召集军队,杀进宫殿,将4岁的秦出公和他的母亲,用黑布蒙住头,斩首于河边。然后洗干净手上的血迹,恭迎赵连进城。看到这里,我是有一些疑问的,如果赢改是起意拥护赵连,那么最合适的邀功办法应该是活捉秦出公,然后交给赵连处置,随后赵连按照惯例,入宫,诏告天下,认祖归宗,斩杀逆贼,再论功行赏。基本是不会有,先行斩杀旧上司,再去迎接新领导的。所以可能性只有一个,那就是,赢改,其实是魏武侯的人。

说赢改是魏武侯的人,并非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在著名的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庶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四种庶长都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右庶长为王族大臣领政,左庶长为非王族大臣领政,驷车庶长则是专门执掌王族事务;四种庶长之中,除了左庶长可由非王族大臣担任,其余全部是王族专职。偏偏就是这个非王族出身的左庶长搞出了那么大的动静。

赵连,在魏国的29年时间里,虽然没有吃过什么太大的苦,但是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在魏武侯的眼皮底下。包括赵连放出去的线人,包括他在秦国找的内应,其实尽在武侯的掌握中。你要回国,我便放你回去。你要有内应,我便帮你找。你要名正言顺,我偏偏给你安排个下马威,完全打乱你的部署。等你回到秦国,出公留下的亲戚,宦官,惠公留下的老臣,看你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没有我魏武侯,你依旧是孤家寡人一个。
入了城,自然是要改名号,原本的秦出公,听名字就知道坐不了长久,出公和出恭的音就完全一样,没有文化真可怕啊。赵连于公元前384年改为秦献公,开始了长达23年的领导生涯。

经过连年的征战,交到秦献公手里的秦,早已经不复当年秦穆公时候的战国七雄之勇。可谓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边上的魏国,赵国,虎视眈眈。国内斗争主要以调和原本世袭的奴隶主和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斗争为日常工作。世袭的奴隶主阶级,稳稳的占据着秦的大部分资源,原因很简单,这些奴隶主的祖上,都是跟着你赵连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爵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汗劳。秦献公上台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废除了秦国自秦武公以来实行了三百多年的以人殉葬制度。注意,在古代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进行殉葬的。只有特定的阶级,奴隶主,才有资格或者说资源,进行殉葬。

根据资料记载,秦国用活人殉葬始于秦武公,《史记·秦本纪》载:「武公卒,葬雍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秦穆公死后用人殉葬的数目更大,据《史记·秦本纪》记载:「三十九年,缪(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陕西凤翔发掘秦景公墓,发现有一百多个殉葬的奴隶。

废除殉葬制度,出乎我的意料,欢迎的不止是老百姓,就连奴隶主也举双手赞成。其实想想,原因很简单,奴隶主家里的奴隶哪里来,只有通过打仗,从战场上抢来,秦国似乎近些年来被人打的次数要远远大于打人的次数。家里死了人,还要青壮劳力陪葬,没有新的来源,支出又不少,家里的奴隶不够用啊。秦献公废除殉葬后,鼓励用人俑替代,是不是很眼熟,对了,今天我们看的到气势雄伟的兵马俑,就是打从秦献公这里开始创立的。

废除了奴隶殉葬,只是第一步,目前的秦,可以说是百废待兴。什么是百废?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了,就是什么都没有。古代是农业社会,国家的综合实力怎么看,一,看粮食产量,二,看国家里壮劳力的人数。说到底,还是以人为本,有了人,才能去种地,有了人,才能去打仗,有了足够的人,咱才能迈进大国的行列。

秦献公颁布的第二条法令是,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多种地,生了儿子有补贴。

第三条法令是,推行初租禾,所谓初租禾就是按照土地占有者实际占有的土地面积,征收农作物实物税。这项制度的实施,就是在法律上承认了土地占有者对所占土地拥有所有权,使大批占有私垦田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成为土地的合法主人。另外,再开放秦的边界,大量吸收战争时逃亡的民众,你的家不是没了吗,来我大秦,我给你地,我给你户口,不管你说什么口音的话,家里有几口人,只要你肯在大秦种地,就是我大秦的子民。

史记·秦本纪是这样记载献公的,献公元年,止从死。二年,城栎阳。献公上台的第二年,把都城迁到了栋阳。大家知道,搬个家都是费老大劲的事情,何况是迁都?那为什么秦献公会急着在上台的第二年就迁都呢?有仨三个原因,第一,秦献公在回国最初准备竞选大领导的时候,给大家做出的承诺里包括了,以牛人祖先秦穆公为榜样,要收复被魏国侵略过的失地。那么失地在哪里呢?就是靠近栋阳(现在临潼北)的河西。献公迁都到那里,就是给国人一个交代,摆了一个姿态。第二,我觉得秦献公这么做,是给魏武侯一个信号,我知道你在看着我,现在我把都城迁到你鼻子地下,也不麻烦你幸苦打探,我做什么,你全知道,这下你总放心了吧。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秦献公要尽早摆脱国内奴隶主势力对国家君主的控制。

话说秦献公废除了殉葬制度以后,得到最大拥护的,首先是奴隶,再就是他们的主人,奴隶主。但是,读过中国历史的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半封建,半奴隶社会。好吧,我们再来复习下,封建主和奴隶主的区别,除了名称不一样,奴隶主家喊的口号是,地是我家的,人也是我家的。封建主家喊的口号是,地是我家的,人是国家的。

战国本没有地主,只有奴隶主。但死的人多了,荒地多了,像秦献公之类的明君鼓励大家开垦荒地,而且只要你肯种地,地白送给你。给自己种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地主。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奴隶主的地,是国家封的,奴隶主家的奴隶,是打仗抢来的。但是地主家的地,是自己圈地圈来的,是国家政策给的,也就是不打仗,奴隶主的地不会大,人也不会多。而新兴的地主阶级,只要你肯开荒,地就是你的。你说奴隶主能不眼红?能不和献公去闹?要说秦献公,还真不是白给的,一手拉拢新兴的地主阶级,另外,还不忘记目前国家的主流阶层,奴隶主。秦献公召见了当时势力最大的奴隶主,只说了一句话,立刻平息了他们的怒火。“我打算娶你女儿为妻子”。高,实在是高!你以后就是我老丈人了,我儿子,也就是你孙子,就是以秦国的大领导,国家都是你家的,奴隶主还闹什么啊。献公四年正月庚寅,孝公生。也就是秦献公迁都的第二年,历史上著名的秦孝公出生了。

秦献公在迁都后,从新兴的地主中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担任国家大臣,允许地主和自耕农从军,使他们靠立功获得爵位。这就给了地主和自耕农翻身做官的希望,使他们能够通过合法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政治需要。地主和自耕农此时已是一个重要的利益集团,是献公夺取政权后富国强兵的重要支持者,是秦国重要的兵源和税源。 也让献公逐步摆脱了依靠原有奴隶主的依赖。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秦献公的几条重要方针。

秦献公六年(公元前379年),献公把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由自己直接掌握,派官吏代表自己进行管理。
秦献公七年(公元前378年),秦国初行为市,开始对工商业进行规范管理,抽取营业税。初行为市与初租禾为秦国的国库带来了大量的收入,国家的经济实力倍增。
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秦为户籍相伍,把五户人家编为一伍,农忙时互相帮助,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如果有人犯法,实行连坐。因而人人自危,互相监督,秦国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秦国是逐步强大了,但是魏国呢?雄才伟略的魏武侯会眼巴巴看着自己扶植的傀儡政权逐渐摆脱自己的控制吗?那为什么在这些年里,看着秦献公折腾这个折腾那个,魏武侯连最少的敲打,警告的举动都没有呢?道理很简单,魏国在忙着打仗。

从献公准备回国开始,魏国就没有消停过,献公是公元前385年回的秦,386年的时候,魏武侯派兵支持参与了赵国的内乱,结果叛军失败,导致的结果是,魏、赵2国联盟瓦解。所以,当年武侯才急着要送献公回国,急着扶植傀儡政权。

公元前383年,献公迁都,这时候魏武王忙着派兵支援自己的附属国卫国,因为,赵国,打来了。结果是魏武侯出兵大败赵军于兔台。

公元前382年,赵敬侯不满魏武侯插手赵国对卫国的扩张,修筑刚平城(今河南清丰县西南),决定对卫国再次出手。魏武侯联合齐废公共同抵挡赵军,卫慎公仗着有魏国与齐国撑腰,甚至出兵攻取赵国的刚平,一直打到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夺取了赵国河东的大片土地,赵国与魏国、齐国、卫国的矛盾升级。这时候,献公在做什么?忙着娶老婆,招人,分地皮,存粮。

公元前381年,赵国出兵攻击侵略到本土的卫军,魏武侯派军队大举攻打赵国,赵敬侯遣使臣向楚国求救,楚悼王派军协助赵军,攻打魏国后方,使魏国首尾难顾。赵敬侯乘机反攻,夺取魏国棘蒲邑(今河北魏县南),不久又占领了黄城(今河南内黄西)。魏武侯鉴于多线作战的困乏,齐、楚等大国的日益崛起,不得不向赵敬侯求和,希望着重温三晋同盟的旧梦。赵敬侯也期望着能以和平的方式与强大的魏国瓜分战利品,三晋再次联合。

你说,魏武侯哪里还有心思敲打在瞎折腾的秦国呢?

献公应该说,算是比较守信用的,至少在魏武侯在位的时候,的却是没有发兵伐魏。但是,没有发兵,不意味着献公没有争霸天下的决心,没有光复祖先的壮志。和那段隐忍的岁月一样,献公也是在等一个机会,一个一击即中的机会。上天并没有让他等太久。

公元前371年,秦献公发兵攻占了韩的六座城市,成为秦向东发展的开始。

公元前370年,一代牛人魏武侯去世,战国局势重新划分。

公元前369年,战国诸侯的大皇帝,周烈王去世,秦献公以声援新皇帝周显公为理由,发兵魏国。

史记,公元前366年,魏国在武都筑城,为秦军击败.接着又在洛阴大败魏韩联军,献公一举收复失地。但是他并未满足,一方面是因为国立日益强盛,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的奴隶主和大小地主的矛盾斗争日记激烈,斗争的焦点无非就是土地,国内的分光了,怎么办,抢别人的呗!

公元前364年,秦军攻入河东,在石门大败魏军,斩首6万。

公元前362年秦国在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大败魏军,俘虏魏相公叔痤,攻取了庞城(今韩城东南)。公叔痤早年在魏国对秦献公不薄,献公在盛情款待一番后,将公叔痤放回魏国。

这里提到了公叔痤,再顺带说一下,他有一个家臣,名叫公孙鞅。在魏武侯的儿子魏惠王去探望自己的时候,公叔痤向惠王死鉴了公孙鞅,何为死鉴,他当时是这么和惠王说的“在我儿子的家臣里面,有一个叫公孙鞅的人,怀有雄才伟略,如果大王可以重用他,那么魏国将会有了不得的将来,但是大王如果不喜欢这个人,我建议,大王还是直接杀掉他,因为无论以后他投靠谁,对大王以后都会是很大的威胁”。但等魏惠王走掉以后,又找来了公孙鞅,告诉他“我和大王推荐你做我的接班人,但是大王拒绝了,可能他要杀你,看在我们主仆一场的份上,我偷偷和你说了,你还是走吧”。看到这里,我终于还是明白了,像这样一个处事圆滑,处处给自己留后路的人,肯定和秦献公有过接触,也肯定在魏武侯前为秦国说过不少好话。公元361年,公叔痤病逝,但是公孙鞅并没有听取公叔痤的建议,继续留在了魏国,直到献公的儿子孝公上台,公孙鞅改名商鞅投奔秦国,这才有了以后的“商鞅变法”。

秦国强大了,而且是打着“勤王”的旗帜到处揍人,周显公看秦国兵强马壮,三次派人给献王送去了胙肉。胙肉是古代君王祭祀宗庙用过的肉。它代表着一种荣耀与尊严,如果谁能得到君王恩赐的胙肉,就等于得到了至高无上的荣誉。荣誉多了,也就不显得尊贵了,更何况是几块咸肉。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终于走完了光荣的一生,享年61岁,其子秦孝公继位。
大家对于秦孝公,一定印象深刻的是商鞅变法,但是秦孝公为什么要变法,从上面的历史轨迹来看,他的爹,已经收复了秦国的失地,又改革,又新政,就连周朝的天子都赏赐祭天用的肉给他们,而且还在公元前374年,派了太史儋前去拜访秦献公,不查不知道,这个太史儋可是大大的有来头,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写的《道德经》又名《儋书》所以很有可能,这位周朝来的太史儋即是赫赫有名的老子。

反正大叔有的是时间,就来说说老子,万一看帖子的哪位同学不幸穿越到了战国,那也有点知识可以防防身。老子,的本名叫李耳,字字伯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大家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诸子,百家争鸣,那为什么说老子是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呢?道理很简单,大牛人孔子,曾经拜他为老师。

有什么证据说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呢?那么多年前的历史,所谓的证据早已灰飞烟灭,那么我们根据后人对他们的称呼看来推断下他们的关系。孔子是春秋人,儒家创始人,被后人称“至圣”,老子呢后人对老子的尊称是“圣后”。这个可不得了,圣人都是要排在他后面,而且,根据历史记载,老子要比孔子出生的早,当然,年龄不是问题,有的人空活了一把年纪,老大徒伤悲的也不少。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礼记·曾子问》《庄子》中《知北游》《天道》《天运》等书里面,都详细描写了“孔子问礼于老子”一事。

这段经典的历史事件,且听大叔娓娓道来。

原文如下: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是不是很迷茫,那就对了,听我慢慢和你解释。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在鲁国(山东)的孔子对他的学生南宫敬叔说,我听说周朝有个叫老聃的人,才华横溢,通晓历史,并且对于礼仪的本源,对于人性和哲学都很有研究。我打算去拜访这位学者,你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去。南宫敬叔是鲁国一名大夫的儿子,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太子党,当年他老爹跟随鲁王出访的时候,因为不懂礼仪,丢足了脸,所以回来以后把儿子送去孔子学习。

南京敬叔一听,好啊,本来我爹就是吃了这个亏,现在有比老师你还懂礼仪的人,那就一起去吧。他们就打了报告给鲁王,报告批下来了,同时还有一辆2马的马车,一个劳工,一个保镖。应该说,这个待遇就学术访问来讲,还是相当好的。

路上无话,到了周朝以后,很顺利的找到了老聃,当时的孔丘已经是很有名的人了。(那时候还不能叫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后面带子的,那都是大家,圣人)。老聃看人那么大老远的跑来求学,当然是开心的不得了。连忙出门迎接,学术交流完毕后,老聃又介绍了当时周朝相当有名的音乐家苌弘给孔丘。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疑惑,礼仪这种事情和音乐有什么关系。大叔这里又要说明了,唉,是越写铺的越开。古人也是讲究全面发展的,所谓的礼、乐、射、御、书、数,都是相当重要的技能。而在古代,祭天,或者是有重大仪式需要举行的时候,一定是需要音乐的演奏,所以好的音乐家地位也是相当高的。周朝,作为诸候国的领导国,它的祭奠规格和程序,在当时堪称是典范和楷模。孔丘在观摩了祭神的典礼之后,感慨万千,真是不比不知道,比了吓一跳。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又过了几天,孔丘提出向老聃辞行,吃住了那么多天,又学了那么东西,打扰那么久,实在是不好意思。老聃送到门口的时候,对孔丘说“我听别人说,有钱的人送别朋友,送的是钱,(这个其实挺实惠)有知识的人,送别朋友,送的是话。(后来到了李白这里,升华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论送我情,已经上升到感情的地步了)。我老聃一穷二白,当然是送不出什么钱的,但是我有几句话要送给孔先生。我知道有不少聪明的家伙,自己觉得书念了不少,看问题透彻,以为了不得了,上面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唾沫四飞,指点江山,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点小聪明,但是往往先死的就是这帮人。嘴皮子利索,喜欢到处讲人是非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倒霉了。我们再牛B,也是人的儿子,也是父母生养大的,其实和别人没有多大区别,平时和大家伙在一起,就放低姿态,别动不动就人五人六的,武功再高,也怕板砖。

和自己的领导说话的时候,放低心态,领导当然是无能的,不然要你做什么,但是这个事,不能说的太明,毕竟脑袋只有一个,咔嚓掉就不太好装上去。别看我们现在好像是有头有脸的人,枪打出头鸟,兄弟,好自为之吧。”孔子点点头,“弟弟我记下了”。

两人走到黄河边的时候,只见河水翻滚,声势浩大(可见黄河在春秋的时候就是黄色的,环境治理的也不好啊)。孔子感叹,这人的一辈子就像黄河里奔腾的水一样,流着流着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这河里的水,不知道流去哪里,我们的将来,也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

老聃看了孔丘一下,安慰他说,我们和这山,这水其实都是一样一样的,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你看这水,是在世界上的一部分,你看我们,也是这世界的一分子。就像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我们也有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的阶段,都是必然要经历的事情,有什么好感叹的。我们迟早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想的再多,再感慨,该来的总是要来,该走的一定会走。总想着要把事情做好,做对,做完美了,反而累的是自己,况且未必就能好心做好事。做事情的动机,很重要。太国于注重结果,肯定急吼吼,吃相难看。太看重做事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肯定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孔子看老聃以为自己是愤青,赶紧解释,我刚才说的意思是,人这一辈子实在是太短了,哪怕是有再大的理想,再大的本事,在现在这个时代,又能改变多少呢,我的愿望很高,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混乱,所以让我很纠结。

老子安慰他,你想的太多了,你往天上看,太阳从东边起,从西边落,冬天肯定要比夏天凉,北斗星永远是在北面,往周围看,这山上的树,这花,这飞的鸟,没有你操心,一样长的好,飞的高,这是什么?这就是自然规律!存在就是合理的,你觉得不对的,不好的,不必要的,那是你自己看到的,自己担心的,要发生的总要发生,能够继续生存的,自然是符合了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一个繁荣,强大的国家肯定有他强大的理由,主观,客观,或许是地理条件,或许是别的原因,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人,肯定有他要奋斗的目标,根本不用你满世界的去跑,去教别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怎么做是受人欢迎的。大家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你拿自己那一套去衡量别人,作为别人的道德标准,这个本来就是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像电视剧里演的,好人在后面追,坏人在前面跑,好人边追边喊“不许跑,再跑我就开枪了”废话,要是你开枪打的到,还会不直接开枪,后面越是喊的响,前面越是跑的快。那能抓的到人吗。

看孔子没有声音了,过了一会儿,老聃指着河里的水对孔子说,你怎么不学学这水的优点呢?

孔子回答,水有什么优点可以学习的呢?

老聃继续说,内心力量强大的人就像眼前的水一样,因为水能够与万物融合甚至常常妥协,所以不会强硬地跟万物相争,还能处在大家都不注意,不明显,甚至人人都不愿意去的低下地方,所以才能“海纳百川”,这样的人因为有像水一样的谦虚的性格,所以他们就会像水,能随形变化以柔克刚地顺应时势,这就是一位可称为“得道而有德”的人了。

而像水一样地貌似平凡的人,往往给人以很谦虚的感觉,就像水一样的渊博而沉静,他们的形态可应对方需要,随时进行万般的变化,所以不会招到别人的不满,当外界需要他滋养万物时,他又能全力以赴地付出并不求回报……这才是最有道德的人,才会像海一样赢得万物所向。

老聃说的话,解开了孔子困惑很久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怎样才能把自己坚持的理念继续下去。听起来似乎很矛盾,孔子这样一个伟人,儒家的创始人,弟子满天下,怎么会对自己的信念动摇呢?其实孔子也是人,是人当然有贪、嗔、痴,这样的杂念,何况,他在各国推行儒家思想的行程并不顺利。

当年孔子来到卫国,卫灵公给孔子很高的礼遇,让他享受上卿之的待遇。但他优待孔子不过出于“爱贤”美名,并不真是对孔子的学说感兴趣。 孔子重礼轻刑,卫灵公却和他讨论行军打仗的事情,孔子轻视女人,他却安排妖冶淫荡的南后却招见孔子(可以去看周迅挑逗周润发的那段); 特别让孔子难受的是灵公与南后和太监坐首车,让孔子乘次车,招摇过市。把礼仪看的比生命还重要的孔子对他也只有失望,于是孔子仰天长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那么不要脸的啊。但是,在孔子访问的那么多国家里,卫灵公对孔子还是最客气的, 除卫国外,孔子还到过匡、蒲、陈、曹、郑、蔡、楚等国家和地区,拜见过大 小封君70余人。但是境遇都不理想,有时甚至十分狼狈,十分危险。 刚从卫国出来,到达匡邑,孔子被匡人当成阳虎围了起来。阳虎曾侵略匡人, 孔子又长得有些像他,就像拉登跑去白宫门口拍照留念,那千刀万剐的呼声是相当的高啊。刚从匡邑解围出来,到了蒲邑, 又被蒲人围住,幸亏孔子带去的弟子多,杀条血路脱离险境。孔子又去曹,曹国不容;遂往宋, 刚在一棵树下休息,在和各位弟子温习演礼仪的时候,宋国权臣桓囗因从前孔子批评过他,赶来把树拔倒,表示不欢迎。于是匆匆跑回到郑,途中弟子逃散,行李落拓,孔子独自一人立于东门之外。子贡四处打听, 有人告诉说:“东门外有个人,相当的IB,可惜是大家都看的穿的IB”。但是孔子并没有气馁,他又到陈国,陈囗公向孔子问了很多典故,对博学的 孔子非常赞赏。无奈陈国国小力弱,正被吴楚等大国侵凌分割。孔子的学说只合在 和平时期讲讲礼让,摆摆礼容,通过教育来激发人们的向善好仁之心,对这个金戈 铁马的场面,却无能为力。因此,他这次来陈国的感想是:“危邦不入,乱邦莫居。” 详见《泰伯》。这个风雨飘摇的陈国,当然不是久留之地,遂南向蔡国进发。刚刚才到陈、蔡之间,孔子又被一伙人围了起来,一连七日,粮草罄尽,所有的跟班全部病倒,别说传播礼仪,就是传播病毒也没力气了。

最后还是楚昭王帮助,才脱离困境。楚昭王是打算请孔子过来,并且圈了块地给孔子,专门让孔子安心讲学,但是还没让孔子一行来得及高兴一下,便因大臣的反对而撂浅了。无奈,只好又回到卫国, 等待回国的机会。

孔子周游列国,历时十余年,历经磨难。你说就算是唐僧取景,那也有个方向,西天,或者也有个把大神保佑,庇护一下。孔子那么幸苦,对于自己的信念肯定动摇过,所以他才会对着滔滔黄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的感慨。

孔子想到这里,立刻对老聃说,先生和我说的话,实在是太在理了,像简单的,投资小,见效快的,收益大的事情,是个人都知道利润大,回报高,打破头去抢项目,结果反而恶性竞争,大家一败涂地,而如果我去做那些看上去投资规模大的,占用资金多的,现金流动慢的,收益回报低的,反而没有人和我抢市场,虽然利润率的百分比低了,但是绝对收益额却高了,而且,最主要的是,进村悄悄的,打枪的不要,知道的人,没有。

老聃欣慰的看看孔子,点点头,我知道你懂了。你记得,不要去和别人抢什么,别人就抢不到你什么,看这流水,其实就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水可以去任何地方,但是从不往它不能到达的地方去,做人也要量力而为,迫使自己去做能力以外的事,痛苦可不是一点,二点。当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那就索性什么都不要去做。也许会因此错过一些机会,但是和这些机会带来的风险相比,保存自己的实力,更加的重要。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能帮尽量帮一把,也别老想着别人将来怎么怎么地,多个朋友多条路。做人有性格是好的,但是该圆滑的时候还得要圆滑,别人比你强势,就稍微让着点,看看大盘不好了,割肉也得走,大部分人往什么地方走,咱也跟着去,什么时候都得自己留个心眼。你看多高的山,多大的房子,那在水里,都倒影的清清楚楚,这人是好是坏,是忠是奸,咱不用说,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你见过高山倒影在水里,水有没有“哇塞“叫出声?还不是一如既往的,平静,你压根就看不出来。

当然,低调做人不是没有腔调,老聃继续说,该出手的时候还是要出手,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像这流水,平时文文静静的,你把再重的木头往里一丢,照样给你托的稳稳的,打一盆水上来自己照一下,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凤姐就是凤姐,再晃那也摇不成蔡10.要是遇上发大水的时候,再堵,那大堤也得决。但是你看农民兄弟做的水车,风吹雨打,年终无休的一直在转,那也是水流后劲足的表现啊。同样都是水,同样的力量,用在不同的场合,就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所以像你我这种成功人士里,混的差一点的,那叫随机应变,等到事情来了才处理。混的好一点的,基本自己不干事,只是把合适的人,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最最最能的能人,那就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做什么,成什么,炒什么,赚什么。这种境界,不是兄弟你们羡慕就能有的。所以孔兄你这次回去,大哥我建议你低调做事,低调做人,大哥我知道你有本事,有理想,有水品,但也不能跑哪都总端个架子啊。你学生多,那也不见得每次出门都呼呼啦啦一大帮人,知道的,都是你学生,不知道的,还以为哪个社团出来砍人。你在外面被人揍,被人砍,其实怪不得别人,咱要学会透过事务表面看本质。虽然孔老弟你喜欢吃大蒜,但是如果你能吃出喝咖啡的优雅,那谁还会拒绝你呢。

孔子再鞠躬,老聃先生的话,实在是真理,真是比真还真的真理,老师你说的话,我都记下了,回去以后就按你说的做,按照你教的道理做事。说完,告别了老聃,上车,回鲁国。

到了鲁国,众多弟子呼啦查围上来问,老师你见到老聃了没?传说中的老聃长啥样?他的身旁是不是有神秘的耶利亚女郎?孔子微微一笑,“鸟“。啊,老子长的就是个鸟样?孔子继续说,”鸟,我知道他能飞多高,鱼,我知道它能游多深,很多事情都是在我可以掌握的范围之内,但如果是天上的UFO,或者某个国家的最神秘的有关部门那样,就不是我这个层面可以理解的了。我这次去拜访,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但还是远远比不上老聃,和我相比,老聃就是高高在上的龙,变化无穷,学问无边。他认我做兄弟,我却要叫他声,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6 16: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非常不错,让人眼前一亮,堪比赫连大王、当年明月等,

写这样的东西,现在很流行,主要是大家懒得去看古文,或者说古文的功底在下降,戏说也好、白话也罢,主要是要有自己的东西

《吕氏春秋》没有完整的阅读过,所以没有发言权,春秋战国,那个群雄四起,意气风发,金戈铁马,合纵连横,用心的话可以写出很好的东西,建议多看看太史公的文笔,虽然是戏说但骨子里还是要有根筋的,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22: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老子是多么NB的一个人了吧,但是,根据历史记载,老子去秦国,对着秦献公说了这么一句话,“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拍马屁的话,秦国成立了那么多年以后,终于,现在出现了个强大的领导。什么?你不相信?我可是相信的,有什么证据,老子教育孔子的话就是证据,人要能屈能伸,周王叫老子去做使者,安抚秦献王,现在看来,这就是公费旅游加学术交流啊,实在是没有不去的理由。

绕了那么大一圈,我们再回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秦孝公上台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变法,事情总是有因有果的。


<>大家都知道,秦献公当年在魏武侯死了以后没多久,从魏国手里收复了河西,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但是,献公死了没多久,武侯的儿子,魏惠王就发起了对秦国的战争,而且还是相当惨烈。根据史书记载,魏罃与公子缓(魏缓)争立君位成功。即位初,以公孙痤为相,一度攻破秦孝公于栎阳,秦退回雍城。看明白没有,非但是打到了秦国,还把秦孝公从秦国的都城,栎阳给赶了出去。奇耻大辱啊,老子辛辛苦苦打来的天下,到了当时21岁的秦孝公手里,一夜回到解放前。这还不算,公元前358年,魏惠王 “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什么意思?魏王修了道墙,孝公,你就在墙那边自己玩去吧。墙里边,孝公咬牙切齿,但是实力摆在那里,的确是打不过人家,还被人家把都城给占了。墙外边呢,魏,赵,韩,宋、卫、邹、鲁打的不可开交,今天你和我结盟,去砍他,后天他和你结盟,来砍我,大家热热闹闹,感情交流的十分复杂。所以秦国,很凄惨的被遗忘了。基本没他什么事,就连周天子发的腊肉,也没秦国的份。悲哀,相当的悲哀啊。秦孝公拔着墙,仰天长叹:“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竟然沦落到了别人都懒的来侵略你的地步。

秦孝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布了求贤令,全文如下。“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又懒的看了吧?我再来翻译。“历来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强大的后援团,你对自己的才能有信心吗?你年轻时的理想还在燃烧吗?怀才不遇的你,是否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让你自己发挥?来我这里吧,带上你的才干,带上你的朋友,目标秦国,出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23: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在这大背景下,前面咱提到的魏国那位公孙鞅。收拾包袱,背景离乡,来到了秦国。那么公孙鞅,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能让秦孝公如此重用呢?史书记载,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刑名,可不是法律,是一种思想,是战国时以申不害为代表的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说白了,就是包产到户,落实到人,听话的,给个小糖,造反的,吊起来用鞭子抽。那么有才干的同学,怎么会不留在自己祖国魏国发展,还特地翻墙,跑去秦国扶贫呢?我也很有空,特地的查了下魏惠王的资料。结果给我发现这么一段。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齐王曰:“吾臣有檀子……,此四臣,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古文比较多,大家懒的看,我再来白话翻译。大致的意思是这样,齐王和魏王一起出去自驾游,路上休息的时候,魏王问齐王,你家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吗?齐王看了看他,回答,没。魏王鲜格格的对齐王说,我家人不多,但是有几颗夜明珠,到了晚上,刷刷的亮,特好玩。齐王淡淡一笑,我家没什么夜明珠,但是有四个能帮的上忙的人,上的厅堂,下的厨房,拿起书本是教授,打起仗来是叫兽。我有了他们,还要这破珠子干什么。

我查了下,魏王说这话的时候,他45岁。良禽择木而栖,混黑社会也知道跟对了老大才能上位,所以,我理解了商鞅的举动。

公孙鞅翻墙到了秦国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名。把自己原本的公孙鞅,改名为商鞅。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本来公孙这个姓就是跟着以前的主人家姓的,现在要换新公司签约,当然不能再用了。

虽然是应聘,但也不是直接能见到大老板,秦孝公的。首先接待商鞅的,是孝公手下的大臣,景监。注意,人家的名字叫景监,并不是太监。首轮的面试很成功,商鞅对于以法治国的论文,引起了景监的注意,再询问了几个关键的问题之后,景监认为,找到宝了,兴冲冲带着商鞅就去见秦孝公。

秦孝公没想到,自己的宣传单那么有效果,居然有魏国的人千里迢迢跑来应聘,而且首轮面试的成绩还那么好,立刻就召见了商鞅。然而,商鞅给孝公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从头到位,孝公只问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问题很大,很宽泛,然而商鞅的回答更加的大,更加的宽泛。他从千把年前的,三皇五帝开始讲起,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结果~ ~~~~~~~~在上面听的秦孝公,睡着了。向来只有听领导做报告听的睡着的,哪有领导听报告听的睡着的?孝公很生气,把景监训了一顿,我要找的是能够帮我一起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才,栋梁,房子的大梁,不是找个唠唠叨叨的粗木头来。

景监出来以后,脸色自然很难看,质问商鞅,你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面试知道不?找重点,用最精炼的语言,说最关键的,最能打动人的话。商鞅点点头,我知道了,今天情绪有点激动了,发挥的不好,还要麻烦景大人再和孝公约个时间。得,还粘上了。

但是景监还是帮商鞅约见了孝公,安排了第二场面试。这次孝公提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国家强大”。商鞅不慌不忙,清了清嗓子(话说多了,嗓子还没好)。巴拉巴拉继续上次的话题,讲了一大堆的三王之道。孝公火大了,但是毕竟有言在先,招贤榜贴的那么多,直接把人赶走也不好看,强压着怒火,听完了商鞅激情四溢的演讲。演讲一结束,孝公转身就走,直接闪人。

景监是差点晕倒,这叫什么事啊,商鞅,你不是来坑我的吧。得,该干嘛干嘛去,您不是翻墙过来的吗,我送你一程,你再翻墙回去吧。商鞅很淡定,孝公问的都是大范围,空命题,什么叫治理好国家,要说治理国家的明君,扳扳手指头,也只有五帝可以算。我这么说有错吗?什么叫让国家强大,我说的三王,哪个不比现在乱轰轰的诸侯国强?不是我说的不对,是孝公问的不好而已。景监的脑子彻底崩溃了。既然你说的那么头头是道,我就再帮你安排次,你要再乱说,也别翻墙回去了,我家的旺财前几天挂了,你就顶它的活吧。于是,商鞅和秦孝公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次交流。

第三次,秦孝公也不问什么问题了,直接摆手,让商鞅自由发挥吧。你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商鞅一鞠躬,大王,我想请问大王一个问题,大王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以前秦国是春秋五霸之一,现在却沦落到如此田地?孝公精神一震,有料,“你觉得呢”。商鞅帮孝公仔细分析了其他国家的富国强兵之道,讲变法,革新的重要。两人越说越起劲,居然说了几天几夜。

公元前359年,商鞅出任秦国的左庶长,开始变法,那一年,他31岁。那一年,秦孝公22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7 10: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聃和孔圣人那段真的是戏说了,不过蛮有味道的,上善若水、以柔克刚,道家对至柔的水有独到的解释。

商鞅作为百里奚后秦国又一抗鼎重臣,法家之杰出代表,吸取吴起之教训,在秦国实施变法,应重点写之。井田制、世袭贵族、中央集权,始皇帝能统一中国,商鞅的变法是基础,很多东西在那个时候可以看到雏形。

接下来应该是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四君子等等,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7 13: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人
本家哥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18: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商鞅变法,不是刘谦变魔术,找几个托,镜头找个角度一挡就能成功的。变法的一项内容涉及到了当时秦国主流的大奴隶主的根本利益,土地的所有制。中学的时候,读到商鞅变法这个章节,总是死记硬背,什么“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至于什么意思,70%是不知道的,现在想想,估计也不是历史老师的错。因为他可能自己也不知道。21世纪伟大的愤青韩寒就说过,在他认识的人里,读师范的,基本是书读的不好,又嫌大专不好听,自己又没什么本事,上不了军校,长的也不好看,感谢国家,话糙理不糙。

历史书是没有错的,商鞅变法,的确是那么几条。我们就来一条条的分析。废井田,开阡陌,字面意思,大家都理解了,就是把全国的土地重新划分,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土地私有化。看到这里有问题没有?有!这不就是国有资产流失吗?自古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地,都是皇上一个人的,现在怎么就把地卖了呢?而且,卖了地,也不是什么70年使用期限的,卖了就是你的,只要我大秦在,地,就是你的。这不扯淡吗,国之根本都卖了,这就是变法?激动的同学,先坐下,听我慢慢解释。秦国原本的井田制,说白了,地是国家的,找人来种,到了年底,农民自己留一点,其余的,都给国家。乍一听,怎么样,好,这不就是社会主义吗,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地是国家的,但粮食,不是上交到国库。而是直接进了土地的真正主人,秦朝的大贵族,大奴隶主手里。前面我们介绍过,这些大贵族,大奴隶主的地,是家里的长辈,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抢回来的军功换来的,是秦朝的大公赏给我们的。至于这地,我挖池塘也好,建世博场馆也好,种地也好,和你秦朝有什么关系?当然,土地的疆界是属于你大秦的,但是这土地上的东西,可都是我家的了。

现在商鞅一来,第一句话,来,把你家的地交出来,老子重新来划地盘,你想要回你家的地,行,花钱来买,钱多,买的地就大。但是,你买了多少地,我可都给你量好了,为什么量,我要征税啊,你怎么折腾我不管,但是税,你得按时交。看到这,你明白了吧,合着土地私有化了,国库里的钱非但一分没少,还稳步的增加。但是,这事你说谁摊上都不乐意啊,哦,原本是我家的地,现在还要我出钱买,买回来以后还得交税。所以在新的法令推行前,朝廷内部就先闹翻了天。

最先跳出来的,自然是家里地最多的,代表有2位,甘龙,杜挚。新法要推行了,领导总要开个会,听取一下大家的意见吧。大伙齐刷刷把目光对准这2位大地主,说吧,要是这新政一下来,大家一起完蛋。杜挚一举手,我反对!他的论点是“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变法是大事,都没有仔细研究过,反复验证过,行不行的通还不知道,就一从魏国翻墙过来的小子说要变法,大王你就要变,又不是拉大便,大便那也不能随便拉,你说是不?再说了,以前的制度有什么不好,大家伙那么多年下来了,不也都安安份份的,大家说对不对~。

商鞅早就料到,肯定会有人出来坚决抵制的,能够做报告把领导说的睡着的,口才自然不会差。商鞅上前一步,“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朋友侬帮帮忙,眼睛睁睁大,以前的制度是谁定的,现在换领导了,新领导当然要新作风,时代是往前走的,阿拉要与时俱进,懂伐,鸟汤生鱼知道伐,他们开国的时候有什么制度可以遵守?有什么法规可以借鉴?人不照样香飘万里?以前的东西未必不好,但是死抱着老领导的大腿不放,这就是你蠢了。

训好杜挚,商鞅转过身,对着蠢蠢欲动的甘龙说“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做事之前想来想去,纠结,犹豫,那是做大事的人的样子吗?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就是因为想的比大家要远的多,新的制度出来,肯定是有这样那样的意见,但是如果你足够聪明,那么在新政推行前,动动脑子,应该就想的到,什么是对的。要是你是笨蛋一个,那么新政已经实行了,你肯定还傻乎乎的上街游行,举牌示威什么的。像你这样德行操守高的,肯定不会和别人扎堆八卦乱七八糟的东西,制定计划,法制,法规,需要召开全国人民大会吗?不需要吗?需要吗?有一个脑子清楚的领导就可以了。一个好的领导,只要能让国力昌盛,国民安居乐业,哪怕他采用的不是前朝的旧法,那也是个有本事的领导!”孝公听的是热血沸腾,忍不住,大声叫好。

甘龙摇摇手,“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真正有本事的人,在实施管理的时候,是不会去改变大家的日常生活习惯的,大家已经习惯了大秦国沿袭到现在的条例,不要说老百姓,就是我们这些当官的,只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已经很好了,不切实际的话,瞎讲有什么讲头。

商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於故俗,学者溺於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你的高度还是太低,按照老百姓的看问题的角度,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就是生活。有点追求的,多看看书,陶冶下情操,偶尔出门旅游下,拍个照,留个念什么的,日子也能过的滋润。像他们,要是能做个小官,肯定能奉公守法,每个月拿面流动红旗什么的。但是,你能和他们讨论国家大事吗?GDP,他们能懂吗?有关部门,他们知道在哪吗?随便出个专家,说几句,出来辟个谣,就真不地震了?孝公,不好意思,我又要说三王五帝了,今天人多,您可别睡着。你看人鸟生鱼汤,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人格魅力,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别和我说你不认识,人国家制度一样吗?不照样是一方霸主?我们要往上看,往前看,上面是什么?是制定法律的人,下面是什么,是遵守法律的人。前面是什么,前面是与时俱进,吸收新知识,开拓新观念的人,后面是什么,是墨守陈规,循规蹈矩的人。秦国在以前,也是五霸之一,今天沦落到这步田地,你们这帮人还不思进取,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要努力找工作,以后国家都没了,你们上哪儿去!

听到这里,热血青年秦孝公一拍桌子,说的好!从今天开始,你,商鞅,就是我们秦国的左庶长,辅佐我,让我们一起手挽手,把秦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00: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地改革只是第一步,商鞅的第二步是重农抑商、奖励耕战。你家的地多了,收成好了,大大的有奖。但是,你要是觉得做农民没出息,喜欢做点投机倒把,买卖差价的勾当,那就对不住了,抓住了,轻的,打入大牢,自己慢慢反省去,重的,直接卖了做奴隶。这事放在今天,大家看来是很不理解的,经商多好啊,利润高,投资少,来钱也快,不用看天,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每天干活,国家也有税收,这不双赢的事吗。没错,但这是现在,几千年前,物资的储备和农业生产远没有现在那么发达,国家的根本是什么,粮食!农民用什么交租,粮食!因为天气灾害,战争等原因,当时地域间的价格差异是非常大的。没错,是个猪都知道倒差价很赚钱,但是,人都跑去倒差价,做投机的生意,这地谁来种?国家的税,问谁收?当然,商鞅也没有把农民的口子堵死,你不想一辈子做农民,要出人头地。行,做什么?

打仗去!历史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什么意思,你去打仗,砍死一个,国家给你赏个贵族称号,或者,给你当个收入有五十石米的官。五十石什么概念,一石是150斤,也就是,打仗的话,一个人头,换7500斤米。以此类推,逐步累加。

那么爵和官有什么区别呢?简单的说,在古代,是有明确的阶级之分的,各级爵位均规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也就是说,你家的地再多,粮食再多,没有爵位称号的,还是个农民,不可能住大房子,不可以穿好衣服。想要改变现状?行,家里找个最壮的~~给我当兵去,对了,记得带把快点的刀,以便割人头领军功。你说乱军中割人头简单?割一个或许不难,但又不是一对一,那是战场,千军万马,保不齐你自己脑袋掉了也说不准,再说,当时的秦国又不是什么军事强国,恶战,劣势,那是常有的事。现在你知道有多困难了吧。至于官,一句话概括,公务员编制。当朝入相,光宗耀祖,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做生意,风险大,当兵,收益高,傻子也知道怎么选择。这里,要稍微带一笔,就是在这么恶劣的背景下,吕不韦,就是个大商人,而且,他做的就是风险极大的投机倒把,还越做越大。单单这一点,足以证明他是个很有手段和头脑的人。

第三条颁布的法令是: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以前你老子跟着国家混来的称号,军衔,贵族头衔,全部拿掉,为什么,不为什么,大家从零开始,龙生龙,凤生凤,老子有种,儿子也不会孬到哪里去。各位贵族同学,要对自己有信心,农民兄弟做的到的,你们也一样可以,去吧,杀一个,够本,杀二个,赚一双。不过记得戴脑袋回来敲图章点数字哦。这条法令,严重的打击了秦国的旧贵族势力,为商鞅以后的悲剧,留下了伏笔。

第四条,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老百姓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将什、伍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这个就比较狠了,鼓励群众斗群众。将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是这事搁到现在,那~上海的治安,还是要感谢国家啊。还有,商鞅同时规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也要连坐。为什么要这么做?控制人口流动呗,别老往大城市跑,自己家不挺好,种种地,养养猪,挣点小钱,还能娶个媳妇什么。

第五条,推行县制。前面咱介绍了,商鞅把朝廷里原来的大小爵爷全部一橹到底,原本的封地,全部收回。您就别再做土皇帝了,有点钱,买点地。就做个大地主,至于地方管理,中央派人来管。这条,有力地配合了“废井田、开阡陌”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化的进行。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

第六条,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什么乱七八糟的书,读书越多越反动,你要读书,可以,只可以读我大秦的律法,其他的书,烧掉!除非你自己翻墙去,否则,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本,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国内形式一片大好,国外人民水深火热(是不是挺眼熟的?)另外,商鞅强制了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等。为什么做,第一,增加人口。第二,杜绝啃老族的懒虫出现,人人有活干,家家都种地。

这六条一出,商鞅必料到,肯定会给大秦国带来前所未有的震动,再好,再完善的法规条例,也要人去执行,要是大家伙对我商鞅不相信(毕竟你是翻墙偷偷跑来的),那我辛苦那么多日子,不白干了。商鞅为了在秦国建立威信,树立一个言出必行的形象,他叫人找来了一根木头,长三丈,我算了下,基本在70CM左右。把木头竖在城池的南门,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发出告示,凡是有谁,能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扛到北门的,奖赏10金,告示一出,围观的人是人山人海,我们来换算一下,10金到底是多少钱,按照春秋秦国的计量单位,1金相当于20银,而1银,够一个三口之家1个月的开销,以此类推。1金,可以够吃1年半的,10金,够吃11年。按照现在的开销来算,1个月的正常开销算4000,1年就是48000元,11年就是528000元。把一根70厘米长的,扁担,走上几步路,就能拿到52万8千的现金,这事,难怪人老百姓不相信了。围观的人是越来越多,但始终没有人揭榜。相反,持怀疑态度的人还多了起来。这时候,商鞅的第二条命令到了,把奖励升到了50金!50金!264万!各位如果有幸穿越到秦,赶上这个历史时刻,千万记得,可以出手了,因为根据记载,当时就有个小伙子,拿起了木头,从南门走到了北门,当即领到了钱。其实类似的方法,演变到现在,也有,不过就是在后面加了一句,“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老百姓沸腾了,都在打听这个新来的左庶长是何许人也,是喝三鹿奶长大的,还是泡地沟油泡多了。就在这时,商鞅抛出了重磅炸弹——这六条法令。有这264万在前面压着,谁还怀疑商鞅的公信力?百姓当然是做雀跃状散去,回家买地,磨刀,为什么?砍头好升官啊。这段故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徒木立信”。打这开始,商鞅开始走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自己的变法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8: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考验商鞅的时刻很快就到来了。根据、历史记载,公元前350年,太子驷在旧贵族的调拨下犯了法,这些旧贵族暗暗串通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企图打开一个缺口,破坏整个变法事业。商鞅毫不动摇,对秦孝公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上梁不正,下梁歪,二梁不正,倒下来。孝公,我这可要下手了哦。秦孝公完全同意。考虑到太子是国君的继承者,不能用刑,便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一个割了鼻子,一个脸上刺了字。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新法了。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是如何的呢?我是觉得这段记载,有问题的。首先,太子驷在贵族的挑唆下犯了法,到底是犯了什么法,要兴师动众惊动商鞅,作出杀一儆百的举动呢?

我又仔细看了遍商鞅变法的内容,终于让我找到条太子极有可能去犯的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私斗,就是这条了。自古,秦国就是民风彪悍,再加上大大小小的旧贵族为了土地纠纷,经常发生争斗,估计死个把人,还是常有的事。太子,也有自己的领地,也有自己的开心农场,时不时还种种菜什么的,可能是发现有个把人来自家的菜地偷菜什么,然后边上的人一调拨,太子脑子一热,砍了人。而被处罚的太子的两个老师里,公子虔的来头可不小。他是秦孝公的哥哥,而且,在商鞅到来之前,手握兵权,当商鞅提出变法革新的时候,公子虔,很大义的交出了兵权,转行去做了太子的老师。按说,这样的一个人,应该不会不顾大体,跳出来阻止商鞅。而商鞅也应该不会对他施以劓刑。(割鼻子)终于让我查到,原来在公元前346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随施以劓刑。
原本的国防部长,居然被割了鼻子。大王的哥哥,将来大王的叔叔,就这样鼻孔朝天了。大象被砍掉鼻子,那就变猪了,人被砍掉鼻子,那还有什么尊严?公子虔由原本的支持变法派,硬生生被商鞅逼到了对立面。从而,为商鞅以后的悲剧埋下了最大的一颗炸弹。

连太子的老师,王上的哥哥都敢动,你说,商鞅还有什么不敢做的?新政推行的势如破竹,
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那是自然的,谁敢做坏事啊,一家出个败家子,十家一起倒霉。有什么风吹草动,邻居就代表月亮把你消灭了,更本就不用官府出手。
商鞅打铁趁热,进行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项改革——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就是现在的“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从“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规定的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由量器及其铭文可知,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认真的。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都知道,秦始皇的几项伟大功绩,除了派徐福去海外播种和糟蹋冬儿未遂外,就是书同文,度同制,车同轨,行同伦。首先提出这个标准化管理的,并不是秦始皇,而是,商鞅。秦始皇只是把他的理念发扬广大。

变法那么成功,国力自然强盛,身体好了,干什么去?打架报仇去!公元前340年,秦孝公命令商鞅带兵攻打魏国。当时的商鞅,已经是官拜大良造。什么是大良造?我查了下,当时秦国的爵位分为二十级,大良造按照爵位来算,是十二级,但是按照官位来算,已经是升无可升,到顶了。这人的运气要是顺起来,是挡也挡不住,当时魏国派出的大将叫公子昂,在当时,也算是个人物,带兵打了不少胜仗。但,是个极重情意的人,当年在魏国的时候,公子昂和公孙鞅(现在的商鞅)是相当好的朋友。谁料再次相见之时,已经是兵戎相见,各为其主了。

商鞅在开战前,给公子昂写了封信。大致的意思就是,你们多年不见,不日即将开战,生死不知。今天哥哥我做东,请你吃顿饭,我俩再好好叙叙旧,曲终人散之时,就是我们刀枪相博之日。挺感动的是吧,公子昂也是这样认为的。半夜,偷偷溜出去,和商鞅见了最后一次面。吃好,喝好,商鞅一拍手,您也别走了,就留这吧。事先埋伏好的士兵一拥而上,公子昂,稀里糊涂的就做了俘虏。下面?下面没有了,主帅都被人坑了,这仗还打个屁啊,商鞅的处女仗,旗开得胜。魏王听说,仰天长叹,“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你早干吗去了,后悔药是买不到的。打输了仗,自然要付出代价,离开秦国多年的河西地区,重新回到了秦国的怀抱。

打输的郁闷,打赢的自然得意,回到秦国,孝公大大的奖赏了商鞅,赏给他一块地。就在今天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封号为商君。

公元前338年,秦国在岸门和魏国作战,俘虏了魏国将军魏错。秦国接连的胜利,给低头忙着相互死磕的其他诸侯国一个信号,我胡汉三,回来了!人壮实了,说话声音也响,当年顶风尿三尺的秦国,回来了。到处派腊肉的周朝,一看,得,几年不关照,小伙子爬墙身体锻炼的还不错,也分你块肉吧。秦国在商鞅为期10年的变法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帽子,也算是跻身战国大股东的一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00: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公元338年,是商鞅变法取得明显成效的开始,也是商鞅的政治生涯最辉煌的时刻,还有,就是他从云端跌落的时候,因为这一年,孝公去世了。

公元前338年,他的儿子,秦惠王登基。

商鞅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一手培养起来的秦惠王,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干掉商鞅。而且动作之快,效率之高,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基本流程如下,新皇帝登基——上朝——被割掉鼻子的公子虔带着一帮大臣告商鞅独揽大权,意图谋反——商鞅逃跑——翻墙跑去魏国——被赶回来——路上要住旅店——证件没带被赶出来(自己造孽,边上的LD看到这段,发表感言,原来没带身份证chick-in后果那么严重啊)——无奈回自己的封地抵抗——被活捉——车裂、灭族。(何为车裂?将人的四肢和头分别套在5辆车的绳子上,然后5辆车分别朝不同方向行驶,结果就是~~。)

商鞅在孝公去世的时候,地位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可以说是一手遮天。而刚刚登基的秦惠王,那年才18岁。要说是惠王天资聪慧,这个是可能的,我们在后面的故事会讲到。但是18岁的少年,怎么可能有那么老道的政治手段和那么快速的行动力呢? 而放眼满朝,哪个是商鞅的对手,所以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就是一切的一切,都是已经去世的秦孝公实现安排好的。

商鞅对于孝公而言,是天上掉下来的帮手,是幸运星,十年的风雨同舟,在一同早就了一个强大秦国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儿子,留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军权,在商鞅手里,民心在商鞅手里,就连秦国的律法,也是商鞅制定的。孝公之后,秦国无第二人于之抗衡。孝公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也看到了,在商鞅强大的同时,一个个不稳定的炸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他自己埋下。孝公要做的,只是静静站在他身后,在自己去世之后,在骆驼的背上,加上最后一根稻草。

惠王在解决掉商鞅之后,打开了老爹留下的第二个锦囊。立刻彻查了原本以公子虔为首的那帮人,状告商鞅的谋反的案件。(人都死了,还查个毛啊)。结果查出,此案件是污蔑,惠王转过手,把这帮人也咔嚓掉了。世界终于清静了,孝公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你儿子的位置,算是坐稳当了。

惠王的思路很清楚,商鞅的人,是大问题,但是他制定的法规和新政,却是没有问题的。人干掉了,但是商鞅留下的宝贵遗产,继续用。在6年以后,公元332年,惠王启用大良造公孙衍(新的国防部长)起兵大举攻魏,整个战争历时两年。攻取了魏国上郡的雕阴,俘虏了魏将龙贾,斩首8万。

龙贾是魏国西边边界主将,建造了魏国中原长城。敢情这墙头就是他负责砌的。史书记载:\"龙贾之战,岸门之战,封陵之战,高商之战,赵庄之战,秦之所杀三晋之民数百万,其生者皆死者孤也.\"这一战,使得魏国上郡,河西郡主力被一举歼灭.   
公元前331年,秦又出军向东,攻取了曲沃,焦.同时义渠发生内乱,秦庶长操带兵平定.义渠王称臣.   
公元前329年,秦又从河西越过黄河,攻取了汾阴,皮氏.   
公元前328年,秦公子华和张仪一起进攻魏的蒲阳,又打败赵国,夺得蔺。
公元前320年,秦军伐义渠,攻取郁郅。

看到没,这也不是一个好惹的主,在位这几年,除了刚上位的那6年,基本就没消停过,连年征战,屡战屡胜。你要问那为什么呀为什么。人才是根本,当时,秦惠王的手下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张仪、公孙衍、魏章、司马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的魏章就是当初商鞅一顿饭骗回来的的公子魏昂。前面我们介绍过了,魏章在魏时就已经是名满华夏的名将。魏章被俘后,得到了秦孝公的亲切接见。当时秦国由商鞅独掌朝政,朝中能人不多。孝公有意留魏章在秦,而魏章在听说家人由于自己丧师辱国而被法办后,也就留在了秦国。

秦惠王对魏章是十分器重的,在攻楚战争中,公子疾和甘茂两位秦国的重臣被作为魏章的助手使用,足可以看出魏章在秦惠王心里的位置。而魏章也不负秦惠王的厚望,连败齐楚名将,夺取了战略要地汉中。这是后话,我们在以后会说到。而张仪更加是不得了,曾同时任秦,魏两国的宰相。而他终身的对手,公孙衍,更是不得了,提出了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虽然他们的交手在历史的记载上只是淡淡的几笔,但天才永远是不会被抹杀的。我在后面会详细的和大家介绍这段精彩的历史。

公孙衍,张仪都是魏国人。公元前333年,公孙衍任良造后,很快率领秦军向魏国发起了进攻。此时的魏国既精兵,又缺良将,根本抵挡不住秦国的强大攻势,只好割地求和。他们所割让的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位于魏国与秦国的交界之处,也是公孙衍的家乡。50多年前,魏国名将吴起正是在这里以区区7万武卒打败了秦国的50万大军,从而长期占据河西之地。

河西是秦国通向中原的门户。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对粮食的控制都很严,经常利用粮食问题来卡对方的脖子。魏国占据河西之地,死死地压制着秦国,卡死了秦国通往中原的道路,迫使秦国只能与魏国作生意。秦国不甘心受到魏国的盘剥,多次进攻河西,但都没有能够打通中原通道。

公孙衍当然明白河西之地的战略地位。中原是当时各地的商品集散地,控制着各国的粮食命脉。只有走向中原,才能拥有充足的粮食补给,才能在战略上处于主动。但是,对于秦国来说,只有占据河西之地,才有可能走向中原。

魏国被迫割阴晋与秦国修好,秦国东进中原的一颗钉子被拔除了。秦惠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即把“阴晋”这个魏国意味的名字,改为了带有秦国色彩的“宁秦”。

此后,公孙衍再度率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经此一役,秦国已实际占据了河西之地。魏惠王便顺水推舟,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暂时和好之机,进攻别的国家。

就在这时,张仪从赵国来到了秦国。他告诉秦惠王,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

秦惠王被说得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公孙衍遭到排斥后,不得不离开秦国,回到魏国做了将军。

此时,魏国已经千疮百孔,国力衰退。于是,公孙衍就想拉拢别的国家,靠联合出击取胜。他首先找到齐国名将田朌,动员他出兵一起进攻赵国,还说只要出兵五万人,就可以很快打败赵国。田朌认为他说得太容易了,恐怕以后会带来大麻烦。公孙衍说,如果说得得太难了,两国的国君就不不同意出了。等出兵之后,两国国君见有危险,肯定会派兵增援的。后来果然如此,赵国被联军打得大败。

合纵首尝胜果,引起了秦国的高度警觉。为防止齐、楚、魏合纵对秦国带来的威胁,张仪软硬兼施,极力破坏公孙衍的合纵策略。他亲自率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依附秦国,又与齐楚两国大臣相会,拉拢齐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国合纵。

当时,魏国宰相的惠施也主张合纵,多次陪同魏惠王朝见齐威王。魏惠王与齐威王互相推尊为王,又派太子出使齐国为人质,与齐国结盟。但是,由于张仪的破坏,合纵策略暂时遭到失败。在这种形势下,公孙衍开始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国相王”事件。

所谓的“五国相王”,就是说,这五国一起互相承认对方称王。由于魏国早已经称王,韩国也在此前称王,这样就等于抬高了另外三国的君主身份,达到合纵的目的。

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目的当然是联合各国,与秦国对抗。此做法遭到了齐、楚国等国的反对,秦国更是极力破坏。为了拉拢魏国,楚国打算废掉魏国现任太子,立在楚国的魏公子为太子,还派兵攻打魏国,占领8个城邑。

在各大国的反对下,“五国相王”以失败而告终。


合纵再次失败后,魏国开始全面倒向秦国。于是,罢免了主张合纵的宰相惠施,改任张仪为魏国宰相。

此时,秦国虽然已经对外宣布免去张仪的相职,但张仪实际上却是身兼两国宰相,目的是更有效地推行他的连横策略。在此之前,为彻底打开通往中原的通道,张仪曾率军猛攻魏国,攻取了多处战备要地,把魏国的势力赶出了黄河以西。通过多次争夺,秦国已完全掌握了黄河天险,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进可攻,退可守,对各国威胁很大。

张仪当上魏国的宰相后,秦国便向魏国和韩国借道进攻齐国。齐威王派军应战,顽强抵抗,大胜秦军。

秦国的这场失败,使张仪的连横策略遭受挫折。魏国内部主张亲齐的势力再次抬头。齐、楚两国要求驱逐张仪,魏国也派出使者到楚、赵、燕等国游说,争取合纵。

公元前319年,魏国把张仪逐回到秦国。公孙衍主张合纵,而且得到了东方各国的支持,被任命为魏国宰相。

公孙衍登上魏国相位,标志着东方各国的合纵联盟再次形成。公孙衍说服诸侯,组织起魏、赵、韩、燕、楚五个国家的兵马,联合出兵攻打秦国。但由于各国利害不同,各国君主各有打算,实际出兵的只有韩、赵、魏三国。

联军气势汹汹攻到函谷关,遭到秦国出兵反击,结果竟不堪一击,一战而溃。魏国遭受损失较大,转而向秦国请求讲和,于是五国纷纷退兵。秦国乘胜追击,攻打没有求和的赵国。齐国也落井下石,趁机进攻赵国。赵国连遭惨败,大将几乎丧尽,损兵8万多人。“五国伐秦”宣告失败。



公孙衍发动五国合纵攻秦失败后,魏国大臣田需乘机指责、中伤公孙衍。魏襄王不再信任公孙衍,魏国大权接着由田需所掌握。公孙衍在魏国呆不下去了,打算到韩国去。

公孙衍对中伤自己的田需十分不满,于是就向魏襄王建议请齐国公子田文接替自己当宰相。魏襄王同意后,公孙衍到齐国请来了田文,自己则去韩国当了宰相。

这样,公孙衍为韩国宰相,田文为魏国宰相,而且取得齐国宰相田婴的支持,合纵的形势又好转了。

公孙衍虽然被排挤出了魏国,但他的政敌田需等却仍然无法高兴起来。继任宰相田文是惹不起的齐国公子,此时还没有什么知名度,但不久便大放异彩,史称“孟尝君”。

在公孙衍的策划下,新一轮的合纵运动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秦惠王为此深感不安,决定发兵攻打韩国。战斗打响后,韩国明显不占优势,其他盟国竟然无人发兵相救。

前线日益吃紧,主张和秦连横的韩国大臣公仲朋,建议割地讲和,与秦国一起伐楚。楚怀王听到这个消息,急忙作出出兵救韩的样子,让战车停满了通向中原的大道。韩国接到报告,非常高兴,立即下令取消了入秦求和的计划。

秦王大怒,下令向韩国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两军相持一年多,韩军被打得大败。公孙衍无力回天,只好逃走。走投无路的公孙衍再次回到了魏国。但魏国朝廷勾心斗角,公孙衍没有能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据《韩非子》记载,他与大臣张寿有积怨,田需对他也怀恨在心,于是田需派人杀掉张寿嫁祸于他。魏王误以为是他杀的,就把他杀掉了。

公孙衍是个极具战略眼光的人,他不仅注重联合东方各国,甚至把秦国西方的小国义渠,也拉进了合纵伐秦同盟。

义渠是西方少数民族政权,多年来始终与秦国为敌。在公孙衍积极组织合纵之际,义渠的国君恰好来到魏国。公孙衍求见义渠君,告诉他,秦国和东方各国交战时,就会奉上重礼讨好义渠;与各国和平时,就会掠夺义渠。他希望义渠国君警惕这一点,不要被秦国所蒙蔽。后来,秦国出动大军攻打韩国时,献上“文绣千匹、好女百人”与义渠修好。义渠君果如公孙衍所言,趁机发兵攻打秦国,大破秦军。由于本土遭到破坏,秦国不得不暂时放弃对六国的战争。

然而,公孙衍虽然组织了多次对秦国的进攻,却几乎均以失败而告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策略是错误的,而说明各国离心离德,根本没有很好地贯彻他的合纵策略。

纵观战国局势,实力雄厚的,向来靠拳头说话;实力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公孙衍首创的合纵策略,是当时弱小国家对抗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办法。如果各国能够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团结起来,共同抗秦,那么天下局势就会发生改变,历史也会改写。合纵的失败并非公孙衍的失败,而是各国君主的失败。当时,已经无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浅、形形色色的君主们凝聚到一起,他们患得患失、左右排徊,即使公孙衍倾尽心血,也是无力回天。

然而,作为一代风云人物,公孙衍的历史功绩是永不磨灭的。在战国中后期,正是因为他,东方各国对强秦才有了几次有较大影响的进攻,历史才变得更加波澜壮观。当时就有人曾说他和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声势都足以倾动天下。在他去世后,他所开创的合纵大业日益深入人心,精妙绝伦的外交大战仍在继续上演。

公元前311年,一代枭雄秦惠王去世,太子秦武王登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三故乡 ( 沪ICP备2020027994 )

GMT+8, 2024-10-11 23:42 , Processed in 0.21587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